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北魏帝王出御图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哪项改革措施?(2分)从统治者推行这项改革的过程中你有何认识?(2分)
(2)材料二所反映现象和北魏统治者哪项改革有关?(2分)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改革措施有何意义?(4分)
答案

(1)以汉语为正音,禁说鲜卑语。(2分)任何改革都应循序渐进,反对“一刀切”。(2分)
(2)禁穿胡服、改穿汉服。(2分)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维护北魏统治、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从材料中“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可以看出,以汉语为正音,禁说鲜卑语;从材料中“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可见,对30岁以上和30岁以下区别对待,这说明任何改革都应考虑实际循序渐进;第(2)问,从图中可见图中人物所穿的是宽袍大袖的汉族服饰,这与孝文帝禁穿胡服、改穿汉服的改革有关。说汉化,穿汉服这些措施从鲜卑族的角度来说,有利于鲜卑族的封建化;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有利于维护北魏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角度说,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点评: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影响要重点把握。1、性质: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2、积极性:(1)生活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复苏和繁荣(2)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3)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奠定基础。3、局限性:改革不加选择,全盘汉化,没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导致日后北魏的衰落。
举一反三
下列表述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        (  )
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B.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C.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D.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便于北魏接受汉族思想文化的措施有          (  )
①均田制 ②迁都 ③尊儒崇经 ④仿效汉族典章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吏治腐败,民怨沸腾。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北魏孝文帝决定      (  )
A.以官吏的政绩作为决定官吏任期的依据B.对枉法的官吏一律处死
C.给百官颁行俸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来D.对贪赃枉法的官吏严惩不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  )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 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与北魏均田制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C.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D.解决了地主土地兼并、保证农民和政府用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