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刘斌①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

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刘斌①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
刘斌
①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一以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
②碑文表现出陈寅恪对王国维辞世的痛惜和对其精神思想的推重。
③ 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是独特的、自由的;其人格是伟大的、极富个性的。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都是高标独立、卓尔不群的。他的博大深邃的学术研究,他的特立独行的学术精神,都是当前的中国学术界所缺乏,因之也是所特需的。
④可以说,陈寅恪的一生经历了20世纪中国数不清的风浪,但他从不为形势所左右,始终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五四”以后,“全盘西化”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面对喧嚣一时的政治思潮,陈寅恪做到不卑不亢,我行我素。虽然他有时迫于时势,噤不得发,但却无所畏惧,依然“论学论治,迥异时流”。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坚定了自己逆流而动的信念,所以在暮年的时候,他能欣慰地对世人宣称:“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⑤《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一书的封底上写着:“在20世纪的学术追问中,学者们以其超迈的胸襟为这个***动的世界留下了一座座学术思想的纪念碑,它赫然镌刻着:重建文化,再铸国魂。”陈寅恪所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到底与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实际是一致的。
⑥1913年,陈寅恪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写道,求中国学术之独立“实吾民族生死一大事”。对于当时学术不能独立的状况,陈寅恪十分悲愤,认为“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1929年,他在北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这同时说明陈寅恪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陈寅恪游学各国,广泛接触西方文化。但在中西关系上,他坚持“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1932年,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郑重指出,吸收外来文化,“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收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他维护民族文化地位的态度,同样反映出所坚持的民族独立精神。
⑦陈寅恪对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真情,和他的家庭分不开。他的祖父陈宝箴、父亲陈立三在戊戌变法时,在湖南实行新政,对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卓有成效。1937年7月,日本侵华军队进占北平,陈立三忧愤至极,绝食而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目睹父祖的行为,加之平时所受熏陶,自然培育了他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陈寅恪自1929年为王国维撰写碑文,到1964年完成《柳如是别传》,一生尊崇道义和气节,并以自己的残病之身,教书育人,笔耕不辍,这些都是在爱国、爱中华民族、爱学术文化的思想情感支配下完成的。为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献身学术,寻找重建学术文化的途径,才是他所能选择的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唯一的选择。
⑧作为独具人格魅力的现代知识分子,陈寅恪还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1927年,王国维的逝世给陈寅恪以巨大的震动,而他在遗书中的“文化托命”,对陈寅恪的影响之大更是贯穿终生。陈寅恪在王国维的挽联序中也写道:“十七年家国久销魂,犹余剩水残山,留与累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玄文奇字,谬承遗命伤身。”至此陈寅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即如何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如何以自己的学术研究,重新唤起国人对学术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中华民族。
⑨基于这样的使命,陈寅恪首先把自己的目光转向中古史的研究,因为在他看来,中古时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既有国家的大分裂,又有民族的大融合,同时,外有佛教思想的输入,内有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移植与交流,并且在以后数百年的分裂与动荡之中迎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于是从1927年开始之后的50多年间,他始终洋溢着“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生命热情,并以弘扬中华民族学术文化为使命,怀着其“终必振复”的信念,致力于学术研究。历大半个世纪岁月的消磨,陈寅恪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在近、现代的中国学者中无人能出其右。这种难能可贵的使命意识,使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学大师而存在,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
⑩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使人们觉悟一种严肃的学术追求,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陈一生守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的是凭自己的睿智和胆识,实践一条现代知识分子终将会走通的“续命河汾”之路,意欲建构自成一体的知识分子价值体系。虽然历史造成了先生之不幸,但其超迈的胸襟和独造的胆识在现代文化史上铸造了一个鲜活的灵魂,先生的风骨为后世学者所景仰,先生的思想也必将为后世学者所弘扬。   (节选自《陈寅恪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5分)
A.把“碑铭”和“挽联序”联系起来理解,可以看出,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样一种中华文化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历经千年万载,与天地同久,与日月星争辉。
B.“……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从王国维的纪念碑铭可见,在陈寅恪看来,王国维的独立与自由精神是伟大而永恒的。
C.“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一句可见陈寅恪对于自己的思想被旧文化所局限和禁锢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D.陈寅恪一生尊崇道义和气节,在爱国、爱中华民族、爱学术文化的思想情感支配下以自己的残病之身,教书育人,笔耕不辍,探其根源,与他自幼的家庭环境分不开。
E. 1929年,陈寅恪在北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这说明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抵制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汲取。
小题2:结合文本,具体阐释陈寅恪先生对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进行研究的动因是什么。
小题3:文章结尾说“这种难能可贵的使命意识,使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学大师而存在,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结合全文,具体阐释,陈寅恪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
小题4:已故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辞世多年后忽然成了文化新闻的热点人物在社会上流行起来,有人说: “陈寅恪是了不起的,可惜我们学不来”,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小题1:C、E
小题2:①家庭环境的影响培育了他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献身学术,寻找重建学术文化的途径,才是他所能选择的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唯一的选择。(2分)②1927年,王国维逝世,遗书中的“文化托命”,对陈寅恪的影响之大贯穿终生。(2分)③陈寅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要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以自己的学术研究,重新唤起国人对学术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中华民族。
小题3: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他在中国历史学术、文化方面所进行的深刻探究,都是卓尔不群的。(2分)同时,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拯救民族文化的强烈的使命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2分)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使人们觉悟一种严肃的学术追求,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
小题4:不赞同,理由如下:①正如本文作者烟:他超迈的胸襟和独造的胆识在现代文化史上铸造了一个鲜活的灵魂,先生的风骨为后世学者所景仰,先生的思想也必将为后世学者所弘扬。(2分)
②陈寅恪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其思想的独特、自由,其学术研究的博大深邃,其学术精神的特立独行的都是当前的中国学术界所缺乏,特需的。我们需要学习陈寅恪。因而也是可以学习的。(2分)③陈寅恪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他要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以自己的学术研究,重新唤起国人对学术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中华民族,是可以学习的。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C项,“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之中,“囿”并非“局限和禁锢”之意。从前文“‘五四’以后,‘全盘西化’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等语句可见,“囿”字在此有坚守之意。故C项错误。E项,“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一句,说明陈寅恪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从本段整体来看,他认为吸收外来文化,“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收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故题中“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反对汲取外国文化”理解错误。
点评:这一类题类似于社科文的理解文意题,但又不完全相同,这类题的内容更丰富,考查的点更多,不仅涉及到内容,还涉及到表达技巧、语言风格、人物形象等,所以考生要区别对待。
小题2:
试题分析:归纳概括题的答题思路为:第一步,看清题目要求,明确答题的语言要求和句式特点。第二步,审读给出的语言材料,准确地提炼出主要信息。第三步,进一步提炼主干,缩减语句。本题可以按以上思路答题。
点评:本题是一道规范的归纳概括题,有明确的答题区间,文段中有明显的中心句,这样的题规范、严密,不会引起争议,更不会让考生无从下手。规范的题目有利于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先要理解“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人类存续发展中对外在物质世界和自身精神世界的不断作用及其引起的变化。其次要理解“陈寅恪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一句,即陈寅恪先生对中国文化有何作用。然后从文中归纳相关的信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只要找到了答题区间,理解了“陈寅恪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就能较容易地回答本题。从本题也可看出,文学作品阅读题并没有学生想像得那么难,只要认真阅读文本,研究题目,正确答题是完全有可能的。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从题目性质来分析,可赞成也可不赞成,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但本题只能从 “不赞同”的角度来答题。因为本文很明显是歌颂陈寅恪先生的独特思想,以及他的独特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作为后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他的思想传承下来。
点评:这是个探究题,做探究题时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去找论述的依据,并把这些依据组织到答案里去。观点应明确,看法要积极正确,不可反动消极。要揣摩命题者意图,表达否定看法时要慎重,尽量站在作者的立场去理解作者。还要充分利用题干本身提供的信息,答案符合题干要求。
举一反三
中国富豪与当代艺术的距离
马继东
5年前,我在香港参加一家国际拍卖行的春拍预展,同行的人里有一位内地的房地产老板——喜欢艺术品收藏的他,当时已连续几年进入福布斯中国富豪榜100强名单——参观的过程中,发生了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
 这位老板先是在中国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书画展区驻足许久,并于自己心仪的作品前仔细观摩。之后在前往中国古董杂项区的途中,我们经过了中国当代艺术展区——看着周围陈列的几件“毛时代”痕迹的波普艺术与装置作品,他皱了皱眉头,明显加快了脚步,并低声说了一句:“这些东西送我我都不会要。”
说实话,我当时颇为吃惊他对于不同艺术门类爱憎分明的态度。但随后仔细一想,这位地产老板此前数亿资金购买的艺术品绝大多数来自近现代书画领域,此外还有青铜器与古宅等项目的收藏,似乎也很难将他与那些“符号特征”明显的当代艺术作品联系在一起。
故事里这位地产老板是六零后的“富一代”,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最先受益者。事实上,今天中国内地富豪榜上很大比例也都属于这一群体:他们年少时受父辈时代信仰的规范与熏陶,经历过社会的重大变革,经济转型初期富于冒险精神,多以矿业、地产等实业起家,认同社会道德与主流文化。
在囤积巨额财富后,他们中有多少人会购买艺术品?又都购买哪类艺术品?
近日发布的《2012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内地的千万富豪人数首次突破102万人,在接受调查的富豪中,31%表示喜欢收藏古代字画,13%喜欢收藏瓷杂,13%喜欢收藏当代艺术。
尚不清楚胡润调查采集的富豪样本有多少位,但上述数据也基本符合目前中国各大门类艺术品所占的市场份额——以AMMA的统计为例,2012年春拍成交结果中,中国书画占50.41%,瓷器杂项占31.18%,其余则是当代艺术与奢侈品——传统艺术的市场份额大约是当代艺术的4倍。
由此可见,亲手打拼财富的中国“富一代”除了可以复制西方富豪的生活方式,大宅、豪车、红酒、名表、马会、游艇种种,作风强势的他们在艺术品的选择上却也表现出了与西方不同的倾向: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崇尚经典,保值为先。
据全球权威艺术媒体ARTnews2012年公布的“全球顶级收藏家200强”——该榜单以西方顶级艺术藏家为主,少数上榜的华人主要来自港台地区——这些过去一年里最活跃的买家主要来自奢侈品业、银行业、金融业、电子业、信息新兴产业等领域,其中收藏当代艺术的比例最大,高达78%,其次是现代艺术,收藏经典大师油画的比例最少。比如,连续7年荣登榜首的LVMH集团的掌门人荷连娜夫妇——资产总值达410亿美元——正是以收藏当代艺术品为主。
在苏富比印象派与现代艺术部全球副主席查尔斯?墨菲特(Charles S Moffett)看来,这些新一代活跃的艺术买家与上一辈或更早的买家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身边有优秀的艺术顾问,这就减少了作品买来之后懊悔的风险。而伦敦艺术品交易商托马斯?吉布森(Thomas Gibson)则认为,之所以大部分西方收藏家选择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仅仅是因为这些作品的识别度更高。“如果你手里有15世纪艺术大师曼坦那的唯一作品,对大多数人而言那也仅仅是一张年代久远的绘画,并不能体现墙上的金融权力,他们买作品是靠耳朵,而非眼睛。”
小题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5分)
A.在一次国际拍卖行的预展中,一位内地房地产老板钟情于中国古代书画及近现代书画的展品,而对中国当代艺术展品不感兴趣。
B.这位地产老板此前用数亿元资金购买的艺术品都来自于现代书画领域。
C.中国内地的“富一代”很大比例属于改革开放后的最先受益者。
D.中国各大门类艺术品所占的市场份额中,传统艺术的市场份额大约是当代艺术的4倍。
E.中国“富一代”除了复制西方富豪的生活方式,也复制了他们对艺术品的选择倾向。
小题2:下面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内地富豪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年少时受父辈时代信仰的规范与熏陶,认同社会道德与主流文化。
B.喜欢购买传统艺术作品。
C.作风强势,在艺术品选择上相信自己的眼光。
D.过去一年里,他们成为当代艺术品的最活跃的买家。
小题3:新一代活跃的艺术买家有哪些购买特点?(4分)
小题4:中国内地富豪与西方顶级收藏家的收藏趣味有什么不同?(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程砚秋:一曲清歌动九城
章诒和
①程砚秋有几个嗜好。
②他喜欢酒,也爱抽烟。前面说,他是酒嗓,所以他不忌酒。导演吴祖光曾说:“唱了一辈子旦角的程砚秋却有着典型的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派。这也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和嗜好方面。譬如他抽烟抽的是粗大的烈性雪茄烟,喝酒也喝烈性的白酒,而且酒量很大,饮必豪饮。”
③程砚秋最喜欢看电影,凡有名片上演,他是从不错过。他外出喜欢穿中国长袍,这与经常西服笔挺的梅兰芳,大不相同。所以,人们看见他是长袍一袭,手提一只公文包进电影院。程砚秋多半是坐在楼上后排,有人怀疑他是远视,也有人认为他是怕别人认出自己。
④程砚秋的另一个爱好是打太极拳。他不但打得好,功夫了得,且极有研究。看过《春闺梦》的观众,就能从那段表现梦中情景的动作里,领略他的太极功夫。举手投足之妙,与今天电影的“慢镜头”一般无二。再加上且歌且舞,居然能唱完这一段[南梆子]之后,神色自如,不喘气,不出汗。这凭什么呀?就是凭他的唱工、做工和太极功力了。
⑤说到程砚秋的男子汉血性,就一定要讲他和日本人的斗争。1937年,日军进城,北平沦陷。日本人找北平梨园公会,要其组织艺人为捐献飞机唱义务戏。程砚秋:“我不能给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我一个人不唱,难道就有死的罪过?谁愿意去唱谁就去唱,我管不了。”第二年,梅兰芳隐居香港,余叔岩沉疴难挽,杨小楼病逝。程砚秋继续支撑着舞台直到1942年,他不与伪政权合作,不唱义务戏,不去满洲国,剧场不留“官座”,这引起了当局的不满,迫害也就接踵而至了。程砚秋聪颖过人,也坚毅过人。1943年的8月,当得知金仲荪夫妻患病又遇房东催逼搬家的消息,他在电话里劝金先生不要太悲观,说:“好戏还在后头,墨索里尼暂时休息,希特勒唱累了休息为时恐也不远了。”
⑥面对种种非难,他决定息影务农。1943年3月,程砚秋先后在北京海淀、青龙桥物色乡居房屋,弃艺务农。紧张耕作,闲来读史临帖,这是程砚秋务农时期的日常生活内容。应该说归隐西山,在程砚秋是蓄志已久的。早年他在上海演戏的时候,就曾请老画师汤定之作《御霜图》,预示着入山隐退之意。诗人周今觉为《御霜图》题诗四首。其中的一首是这样写的:“一曲清歌动九城,红氍毹衬舞身轻。铅华洗尽君知否?枯木寒岩了此生。”在他心里,息影舞台、安于农事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归宿。用他自己话来说,就是:“所谓好花看到半开时,何况是快落之花呢。”但人又是复杂的,在以耕读为业的同时,他并未忘怀舞台。“不唱可惜呀!”这话传到程砚秋耳朵,又颇感欣慰,觉得不枉自己多年苦练习。他时常对梨园界朋友折简相召,大家天南地北地纵谈艺术,其乐陶陶。剧作家翁偶虹是他乡村居所的常客。程砚秋不止一次地提醒翁先生请多留心,遇到适合于自己演唱的材料,希望仍能编写为剧。为此,他解释道:“我现在虽然不登舞台,但是仓库里的后备物资,不能漠然视之。有朝一日,阴云消尽,我还是要为京剧服务。”
⑦程砚秋归隐西山时,曾将自己喂养的鸽子分赠好友,一年后,一只鸽子忽然飞回程家,这令他惊喜又感慨。有朋友说:鸽子归巢,说明他谢绝舞台的日子快结束了。果然,日本投降后他搬回城里,立刻着手恢复演出的事宜。选自《中华读书报•伶人往事》
小题1:作者为什么从程砚秋的几个嗜好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一曲清歌”既写出了程砚秋动人的歌声,也写出了他如歌的人生。请结合全文,概括程砚秋这位艺术家的特点。(5分)
小题3: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程砚秋等老一辈艺术家给你的人生启迪。(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对《边城》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边城》以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B.《边城》塑造了作为“爱”与“美”化身的翠翠形象。她天真善良,温柔恬静,在情窦初开之后,便矢志不移,执着地追求爱情。
C.《边城》中几次提到翠翠的梦境,是为了表现她已暗恋“大老”天保,寄托了她对美好爱情的无限憧憬。
D.《边城》的结尾处,“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从文以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围城》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的标题《围城》是一个象征,借用了法国的一个谚语:城堡中的人想出去,而城堡外的人想进入城堡。这种矛盾的人生关系其实象征着人类的某种生存状态。
B.《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出生于破落的绅士家庭,他到欧洲留学,并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辗转几地,终获得博士文凭,而后回国。
C.《围城》塑造了柔顺之下深藏机心的孙柔嘉、漂亮而有些矫情的苏文纨等女子形象,也讽刺了高松年、李梅亭等一群阴险、丑陋的人物。
D.《围城》的语言充满智慧的讽刺和幽默,是一种“普遍的滑稽化”,他的讽刺常和比喻相结合,给人一种妙趣横生的阅读感受。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鞋说
①我曾把鞋子说成是“臭脚的容器”,这看来是不对的。应该说,它是“人生的容器”,要知道除开睡眠时间,人剩下的时间大多是在鞋上度过的。随着昼夜交替,人交替着把自己搁在床上,装进鞋里。
②鞋子因脚与土地的长期较量而出现,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鞋”这个汉字造得有点意思,右边两个“土”相叠,鞋底是“土”,鞋面也是“土”,它真正是一路风尘。帽子虽高高地戴在头上,但它的重要性远不及鞋子。人可以不要帽子,却不可不穿鞋子。漫漫人生路上,会踏上多少刺脚的荆棘、硌脚的石块、烂脚的秽物?没有鞋子,人就是有一双铁打的脚板,也受不了刺、硌、蚀的摧残。鞋以自我牺牲为代价,帮助易伤的脚征服了路的漫长和崎岖。
③鞋子因实用而存在,但它的存在已不具有形而下的意义。
④对一个生命的祝福,往往少不了鞋子。乡村至今还有这样的风俗:凡小孩做满月、做周岁、做十岁,或是成人做寿等,送礼的至少要备一双鞋,那意思是祝福人家顺利、健康地走向新的人生里程。十岁那年的生日,我收到很多的礼物,但最中意的还是二娘送的一双黑帆布胶鞋。它是那么合脚、那么软和,穿着它走路,欢喜得让人连蹦带跳的。这让我今天想起来,还感到有一股生命祝福的深意在涌动。
⑤过去的女性精于女红,但只有与你最亲密的女性才会为你做鞋,她大多是母亲、妻子或情人。常忆起儿时的冬夜,母亲在油灯下纳鞋底。她用顶针使劲地将针顶过厚鞋底,再用钳子夹住那露出的针尖将它拔出来,随后用手拉着针眼后的白线不停地抽,抽一截刺啦一声响。我在这断断续续的响声中渐渐睡去。次日一早,枕畔或许就卧着一双新鞋,鞋里装满了母爱的温暖。
⑥“文革”时期,在村前那条碎石铺成的公路上,经常有所谓的黑帮分子被游斗。造反派不让他们穿鞋,让他们把两只鞋用绳子系了,挂在脖子上。扎脚的石粒刺得他们直蹦高,路上留下一串鲜红的血迹。那些造反派还一个劲地在他们身后面推搡。那是一种怎样的人间折磨!德国曾经有一个展览,里面有幅黑人抱着流血的赤脚痛苦万状的照片。一个叫弗里茨的人当众流下了眼泪,他办起修鞋店,建了捐鞋台---带动德国人逐年向非洲捐鞋。从对裸足受难人的不同态度,我们可以检测出这个人的善恶。要知道,鞋的有无关乎幸福与痛苦,鞋的予夺见出大爱与大恶。
⑦鞋与脚还有一个合与不合的问题。鞋子最重要的品质不在美观,不在耐穿,而在合脚。鞋子合脚,人才能在人生路上迈开大步。鞋松不得,松了会不跟脚;也紧不得,紧了会不养脚。跟脚,养脚,才算得合脚。脚与鞋要经过一个磨合过程,才能达到“合”的极致。乡下人常言,三天穿不上是一双好鞋,三天穿得上是一双草鞋。鞋子开始是要紧一些的,需用鞋拔子帮忙,才能勉强把人的脚装进鞋子里去,三天不舒服过后,就很跟脚、养脚了。现在不少城里女性只讲时髦、漂亮,不讲跟脚、养脚,彻底违背了人类穿鞋子的初衷,结果往往自虐如受刑,这真令人叹息。
⑧鞋子是否合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人穿有形的鞋,也穿无形的鞋,人与鞋的关系可以上升到哲学层次。
⑨当第一双鞋子穿在远古初民的脚上,人类就再也离不开鞋子了。从襁褓中那种底部塞满棉花的软鞋到能让人穿着行走的草鞋、布鞋、胶鞋、塑料鞋、皮鞋等样式的鞋,早已形成一个完整系列。鞋陪伴人的一生,陪伴每个人走过或平坦或泥泞的征程,走过希望的田野,也走过失败的麦城。各式各样的鞋负载着我们的生命,如同接力一般,把我们送抵一个个的人生驿站。“人生能著几两屐”是谢灵运说的话,意在劝导人们寄情山水。我们何尝不能把这句话视为对人生的警戒?流光不驻,生年有限,我们不能辜负了那些珍惜我们生命的鞋。
小题1:请结合全文分点概括文中所阐述的鞋的意义。(5分)
小题2:如何理解第一段中“人生的容器”这句话的含义?(4分)
小题3:第五段中写到了母亲在灯下纳鞋底的情景,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画波浪线的部分进行具体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