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法)都或多或少地收到了成效:农田水利法的推行,不但使各地都大量兴建疏浚了陂塘堤堰等水利灌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法)都或多或少地收到了成效:农田水利法的推行,不但使各地都大量兴建疏浚了陂塘堤堰等水利灌溉工程,而且修治河北诸河,使其大致都能循河道流行,所出“退滩地”及用河中泥沙溉淤的土地多达四万余顷………。每年增收的谷物也达数百万石。……募役法的推行和差役法的废除,使得一大批“力田之民,脱身于公”,回到农业生产岗位上去,使尽可能多的人能够“尽其力”,自然也就使得尽可能多的土地能够“尽其利”。 ——摘编自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材料二 监开封安上门的郑侠是王安石一手提拔的,入京任职时曾对安石直言青苗、免役、保甲、市易诸法的弊病,安石不答。……变法派中,除王安石个人操守尚无非议,吕惠卿、曾布等,个人品质多有问题,有的当时就被视为小人。陆佃向王安石反映放青苗的官吏收受贿賂,但变法派竟以“私家取债,亦须一鸡半豚”,放纵新法执行中的腐败。 一摘编自黎东方《细说中国历史丛书》 (1)根据材料一说明王安石变法取得了哪些成效。(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10分) |
答案
(1)成效:兴建了许多水利灌溉工程;耕地面积增加,粮食每年增收数百万石;募役法的推行和差役法的废除,保证了劳动力,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6分) (2)失败原因:变法措施自身存在弊端;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现象;保守势力的反对;宋神宗左右摇摆;王安石刚愎自用,急于求成等。(10分) |
解析
试题分析:(1) 从“土地多达四万余顷”、“每年增收的谷物也达数百万石”、“募役法的推行使得一大批劳动力回到农业生产岗位”等可知变法取得的成效包括增加了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解放了劳动力等。(2)分析材料二,变法执行人员除了王安石外,吕惠卿、曾布等皆人品不佳,变法过程中又出现腐败现象等,都是变法失败的原因,联系教材,还有保守派的坚决抵制,宋神宗的不坚定等。 点评:此题围绕王安石变法这一主题,综合考查了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和成效,以及最后失败的原因,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主旨,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
举一反三
《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人饥,殍瑾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义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人兴十木之役。’丁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的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A.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 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 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 D.政府无偿救济,力求社会公平 |
|
北宋诗人苏舜卿曾这样描述:“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邓克垚《世界文明史》 (1)在材料一中司马光与王安石围绕什么问题而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我们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争论的实质,并指出变法触动了哪部分群体的既得利益。(6分) (2)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中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6分)王安石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有哪些?(4分)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材料一 王安石能在今日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主要是他的经济思想和我们的眼光接近。他的所谓“新法”,要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他与司马光争论时,提出“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论,其方针乃是先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如果经济的额量扩大,则税率不变,国库的总收入仍可以增加。这也是刻下现代国家理财者所共信的原则,只是执行于11世纪的北宋,则不合实际。 ——摘编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 为什么“抑兼并”不行,“不抑兼并”也不行,“抑”与“不抑”交替试之还是不行?因为“权力捉弄财产”的封建经济不可能讲“过程的公正”,无论专制朝廷的“公权力”还是贵家势要的“私权力”都既不让规则公平更不让起点公平,于是国家的“自由放任”会放出无数土皇帝与土圈子,却放不出一个中产阶级,而国家的经济管制也只会“与民争利”,却管不出个理性调控机制。 ——秦晖《跳出(土地兼并的)怪圈的根本在于“过程公正”》 ⑴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王安石是如何实践“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论的,除“国用足”外,变法还发挥了怎样的作用?(7分) ⑵材料二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还有哪些因素导致其变法失败。(8分)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07·山东文综,33)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10分)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5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