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祐二年(1050年),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杭州太守范仲淹采取了“饥岁工价至贱,可兴土木之役,……”的措施。其主张是   (   )A.发

“皇祐二年(1050年),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杭州太守范仲淹采取了“饥岁工价至贱,可兴土木之役,……”的措施。其主张是   (   )A.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皇祐二年(1050年),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杭州太守范仲淹采取了“饥岁工价至贱,可兴土木之役,……”的措施。其主张是   (   )
A.发动战争,转移矛盾B.巧立名目,增加徭役
C.兴建工程,以工代赈D.降低工价,开仓救济

答案
C
解析

举一反三
(15分)
材料一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今则西戎以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烦,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枢密副使富弼的上疏
材料三 
对于庆历新政的失败,从古到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南宋人叶适认为范仲淹实施“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这两项失之“太猛”,以致激起“庸人”的反对;如果范仲淹改革,“先国家之常行,后庸人之重害”“势必民渐”,也许能够成功。
《宋史·范仲淹传》认为:“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覆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无渐,规模扩大。论者以为不可行。”所以导致新政失败。
现代史学家邓广铭认为由于范仲淹等人在推行新政过程中,几乎可以说是同心协力,和衷共济,有时还互相推崇,招致朋党之讥。本就对范仲淹等人有戒心的宋仁宗,最终下决心将范仲淹等人逐出朝廷。“所以,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也在于他抵触了宋朝的家法”。这里的家法指朝廷对朋党的防范。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庆历新政的背景。(9分)
(2)结合材料三观点及所学知识,分析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上的有些改革尽管没有走向最后的成功,但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回答13—15题
小题1:王安石变法中以理财为核心,且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农民摆脱了受剥削的处境
C.避免了土地兼并现象D.彻底解决了“积贫” 问题
小题2:阿里改革在埃及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启了近代之门,其作用不包括      (   )
A.改变了社会性质,是埃及走向近代化
B.消灭割据实现了全国统一
C.培养和造就了第一代新型的知识分子
D.建立了强大的军队,以捍卫独立
小题3:戊戌变法产生的最重要作用是 ( )
A.促进了思想解放B.实现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挽救了政治危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四幅漫画,形象生动的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一些情况。读图回答16—17题 

小题1:从图中你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①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②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用人失当问题
③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④变法引起了北宋天下大乱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
小题2:其中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关键因素是上题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抑制土地兼并B.限制高利贷盘剥
C.减轻农民负担入D.增加政府财政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