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经过婚礼,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
材料二 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结婚登记,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才算完成了结婚。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教徒结婚的条件。(4分)
(2)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怎样变化?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8分)
答案
(1)条件:依法登记;家长同意;婚礼公开;要有证婚人(4分)
  (2)变化:以教会为主导转变为世俗力量(政府和家长)为主导。(2分)  
积极影响:冲击了传统婚姻;削弱了教会权力;宣扬了人文主义;增强了人们的法制观念(6分。只要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三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材料信息:材料一“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材料二“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结婚登记”“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
(2)注意两则材料前后的对比:材料一“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材料二“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结婚登记,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再从政治、思想等方面分析影响。
点评:宗教改革运动与14~16世纪西欧社会的重大转折密切相连。宗教改革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特点、影响、成果等也会成为高考命题的趋向。复习时一定要联系时代背景分析改革的必要性,结合内容理解其重要的影响,不要孤立、机械地记忆。
举一反三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A.新教各派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D.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在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材料二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天主教会遭到普遍反对的原因有哪些。(5分)
(2)宗教改革前的欧洲人民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为什么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出现?(4分)
(3)分析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的实质和意义。(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宗教改革中,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派是
A.路德教派B.卡尔文教派C.英国国教D.英国清教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的是
①认为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 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③主张神父可以娶妻 ④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
A.教皇游行B.提出《九十五条论纲》
C.兜售赎罪券D.建政教合一国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