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法令规定)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可赎取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农民有永久使用权……在订立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仍有“暂时义务”,交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法令规定)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可赎取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农民有永久使用权……在订立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仍有“暂时义务”,交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令规定)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可赎取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农民有永久使用权……在订立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仍有“暂时义务”,交租和服役依旧。宅旁园地可随时赎取,赎取份地须得地主同意后订契约。农民在赎地时一次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由国家银行垫付,农民在49年内连利偿还……政府只规定(份地)最高和最低定额,具体面积由地主决定。如农民现有份地超过当地定额标准,地主割去超过部分,低于最低额则不补。在实行中地主总是利用各种手段割去农民份地中的最肥沃部分。“割地”面积平均占改革前农民份地的18%。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54—1887年部分省区土地价格的变动情况。(单位:卢布)
省名
1854—1859年每俄亩的平均价格
1861年每俄亩定出的赎买贷款
每俄亩农民事实上支付
自由市场上每俄亩土地价格
1863—1873年
1882年
1887年
沃罗涅日
25.93
33.11
69.26
41.07
53.87
82.41
库尔斯克
30.14
40.91
75.55
40.42
81.78
112.22
——李桂英《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农民改革研究》
(1)1861年,在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亚历山大二世说:“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据材料一、二概括其具体体现。(6分)
(2)“如果用一种客观、全面的眼光看待这场改革,农民并不全然是输家。”据材料一、二论证这一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改革对俄国政治、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10分)
答案

(1)体现:农民在订立契约前须继续向地主服役;地主有权决定份地的具体面积;地主利用“割地”规定割走农民份地最肥沃部分;规定的赎金高于当时的地价。(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论证: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解放);借助国家提供的贷款,农民获得具有永久使用权的份地;地价上涨使农民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6分)
积极影响:有利于缓解社会危机,稳定社会秩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资金、市场和原料,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可赎取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农民有永久使用权……在订立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仍有“暂时义务”,交租和服役依旧”“具体面积由地主决定”“地主总是利用各种手段割去农民份地中的最肥沃部分”以及材料二图表中“赎金”和“地价”的比较信息来归结答案。第(2)问中第一小问论证观点从材料一中“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可赎取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农民有永久使用权”以及材料二中“自由市场上每俄亩土地价格”来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从挽救危机以及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去组织答案。
举一反三
【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克里米亚)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的数十年间,西欧因决定性地促成了俄国的工业化而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的旧制度。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进而又上升到1898年的3 000 000人。……在1917年投入俄罗斯工业的5亿英镑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由外国投资构成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问题:
(1)就克里米亚战争的目的与结果两方面,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6分)
(2)克里米亚战争前后,西欧国家与俄国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对材料二中“西欧因决定性地促成了俄国的工业化而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的旧制度”的认识。(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在19世纪,……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人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对俄国和日本构成挑战的外部因素及其各自面临的内部挑战。(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俄国的改革相比,日本社会改革的突出特色及其成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俄罗斯的经济无法支持沙皇的扩张主义,而克里米亚战争清晰地反映了以不自由劳动力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的脆弱。军事上的挫败迫使沙皇政府重新评估俄罗斯的社会秩序,并实施了大范围的改组计划。……在19世纪后30年的时间里,反政府的抗议和革命活动有所增加。
——《新全球史》
材料二  1868年,一位新天皇即位,他名叫睦仁,根据日本人的习惯,他的统治时期称为“明治”,明治时代(1868-1912年)是日本现代化的伟大时代。……工业和金融的现代化与政治革命同时进行……从根本上讲,他们接受属于西方文明的舶来品,是为了保护他们内在的实质和他们的日本文化。  
——《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俄罗斯沙皇实施的“改组计划”的关键是什么?当时的俄罗斯政府还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努力?这些努力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明治时代在“政治革命”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日本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有何特点?(5分)
(3)材料一、二的作者在论述19世纪的俄罗斯和日本改革时都采用了哪一历史观点?(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一合法政府只是在革命的压力下或由于战争的关系才能废止农奴制。
——马克思《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问题》
【材料二】“黑船开国”开启了明治维新的大门,奠定了日本走向强国的基础。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幕藩体制也随之瓦解。在日本面临从未有过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且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日本以一连串的尊王攘夷、倒幕运动等,推倒了腐朽的幕府统治,进行了明治维新,日本以此走上了一条强国之路。——[美]詹姆斯·L.麦克莱恩《日本史》
【材料三】1857年1—2月,沙皇俄国国务会议就农奴制改革草案进行讨论和审议。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2月17日,国务会议批准通过了改革方案。
——摘编自百度百科·俄国农奴制改革
【材料四】日本新***(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直接原因的异同。(3分)(2)有史学家认为,俄国1861年改革是避免革命的改革。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沙皇为避免革命而通过的改革方案是什么?日本新***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成分”体现在明治维新哪些变法措施上?(3分)
(3)战争往往引发社会改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检验改革的成效。试举出中国古代、近代改革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沙皇政府终于在1861年开始了国家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变。……但是,沙皇政府明显地将改革作为摆脱统治危机、维护自身利益的手段,而不是主动地体察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赴势。
——张建华《改革与革命:俄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1)结合史实,说明俄国是“在1861年开始了国家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变”。(4分)
(2)相比于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是如何“主动地体察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