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东京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东京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东京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人教版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三:“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地,试看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俄国如何?美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梁启超·1923)
(1)依据材料一,“五条誓文”给日本的政治近代化提出了什么方向?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天皇政府在政治上是如何革新的?(3分)
(2)材料二中康有为对改革进程的估计是什么? (2分)
对改革之后的中国状况,材料三中梁启超是如何评价的? (2分)
材料一所描述的现象对材料二中康有为的思想有何影响?(1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康梁维新之路不能拯救中国的根本原因。(2分)
答案
(1)设立议会,实行民主。(1分)“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分)
(2)通过改革能使中国迅速走向独立和富强。(2分)认为中国社会有进步,但比起西方各国发展缓慢。(2分)日本明治维新是康有为变法的蓝本。(1分)
(3)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1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1分)
解析
第(1)问要注意问题的限制条件,是依据材料还是依据所学。第二小问要分析出实际上在问明治维新在政治上的措施。第(2)问结合材料概要分析作答。第(3)问是在问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举一反三
西南强藩成为日本倒幕运动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最早发展起来            
B 幕府统治势力鞭长莫及
C 当地志士具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  
D 倒幕派控制了藩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日本明治维新运动具有:
(1)民族解放运动性质(2)国家统一运动性质(3)资产阶级性质(4)地区争霸性质
A(1)(2)(3)    B(2)(3)(4)    
C(1)(3)(4)    D(1)(2)(3)(4)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1年经过多次同列强交涉、谈判,日本终于完全恢复了关税自主权,至此,明治
政府彻底废除了与欧洲美洲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完成了民族独立,争得了与欧美列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平等地位。而从1876年---1910年如本通过战争手段逐步吞并了朝鲜。
问:具体说明日本在克服殖民地危机,实现民族独立道路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具有这种特点?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促使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前提条件是
A.中下级武士加入倒幕派B.西南诸藩的强大
C.武装倒幕取得最后胜利D.尊王攘夷的失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明治维新实行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
A.宣布实行废藩置县B.废除土地买卖禁令
C.大力发展近代教育D.继续推行征兵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