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清朝统治者则举办洋务运动以挽救封建统治。造成这种不同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清朝统治者则举办洋务运动以挽救封建统治。造成这种不同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清朝统治者则举办洋务运动以挽救封建统治。造成这种不同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不同
B.经济基础不同
C.统治阶级的文化观念不同
D.国际环境不同

答案
B
解析
由于俄国、日本与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的不同,从而出现了改革的不同结局,这在实际上是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
举一反三
日本明治维新中,实施削弱割据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
A.文明开化B.殖产兴业
C.土地私有D.废藩置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日本明治维新对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造的中心措施是(  )
A.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没收封建领主土地,由新兴地主经营
D.实行土地国有化,统一征收地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柏利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
材料二:明治维新领导人大久保利通曾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许多潜在的盟友”指的是日本社会中的哪些人?(1分)“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学习西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1分)
(2)材料二反映了大久保利通怎样的经济思想?(2分)在这一经济思想指导下,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2分)
(3)有人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亚洲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榜样,也有人认为日本明治维新走上了现代化的歧路,不可学习。对于这两种观点,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分)请说明另外一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德国、日本在19世纪末都迅速崛起为区域性大国,其不同之处是
A.完成了国家的统一B.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进行
C.资产阶级统治确立D.对外战争获得巨额赔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造成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最主要原因在于:
A.两国君主的地位和权力不同 B.两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C.两国改革力量和封建势力力量对比不同
D.两次改革发生的时代和所处国际环境不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