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

题型:0110 期中题难度:来源: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答案
举一反三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A组:李鸿章和曾国藩;B组:梁启超和孙中山;C组:李大钊和陈独秀;D组:***和***;(1)指出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25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轨道的趋向。”文中的“他们”是(   )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题型:0118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
C、要不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D、要不要抵御列强的侵略
题型:0107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关于洋务派的评价,不属于维新派对其评价的观点是 [     ]
A、……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不一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铁船耳机器耳。
B、“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C、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
D、今天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题型:0118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题型:0115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