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启东市高三调研25题)(1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

(2008年10月启东市高三调研25题)(1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8年10月启东市高三调研25题)(1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的进程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2分)
(2)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推动“生气勃勃的新欧洲”“崛起”的政治、经济因素主要有哪些?(3分)
(3)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请归纳这一时期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或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别涌现出哪些重要的政治派别及其主张?(4分)
(4)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方面出现了什么新趋势?(3分)
答案
(12分)
(1)欧洲日益崛起;中国开始落后。(2分)
(2)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的广泛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进行。(任答1点1分) 经济: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掠夺大量财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任2点2分)
(3)变化: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分) 科技: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任1点1分) 早期维新派:主张变革政治制度,设立议会制度。  维新派:君主立宪。 革命派: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任1点1分)
(4)政治:多极化趋势。经济: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经济格局多极化。(3分)
解析

本题命制角度较好。通过中外比较的方式,考查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内容。第(1)问注意从人类文明进程的大角度,结合材料信息得出中外发展不同状况的结论。第(2)问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回答欧洲的崛起;第(3)问实际是回答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第(4)问注意时间。
举一反三

(11分)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代表;在中国,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以及王夫之。但其历史结果迥然不同,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列出17—18世纪中外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各一例。(2分)
西方:
中国:
(2)为什么“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3分)
(3)中国近代的思想家是如何寻找思想武器来推动社会变革的?(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10月广东省五校高三第二次调研27题)材料一
法国百科全书派著名撰稿人,西方“重农学派代表人物魁奈在《中国的专制政体》国家的目的在谋人民的“和平及幸福”。孔子“是中华帝国煊赫古代流传下来的法律、道德和宗教的最伟大的改革者”而中国历代的专制君主则是“执行这种法律”的。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学思想巨人亚当·斯密在18世纪《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说:“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表面上看,清朝的统治到18世纪晚期正处于空前的鼎盛时期。但是在19世纪中期,它就证明是一个躯壳中空的巨人”                                                                                           
回答:
(1)魁奈之所以将孔子与中国的“法律”、“道德”和“专制”相提并论,你认为有哪些历史依据?为什么亚当·斯密说“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请以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加以说明。(3分)
(2)亚当·斯密说“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和费正清说:“在19世纪中期,它就证明是一个躯壳中空的巨人”是基于什么研究角度所得出的结论?(2分)
材料二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种种有利因素的结合。……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用于工业。例如蒸汽机动力的情况就是如此。它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甚至得到应用,但是仅仅用于关开庙宇的大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自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评论鸦片战争
回答:
(3)18世纪后期,有哪些“种种有利因素的结合”促成了工业革命的到来?(2分)
(4)“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指的是什么?它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怎么理解这个“保存在密封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自然要解体”?(4分)
材料三: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划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4月)
回答:
(5)梁启超寥寥数语,勾勒出中国近代化过程怎样的基本路径?对此你认为中国近代化运动有什么特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09届高三12月月考22题)中华文明经历了一个吸收世界文明、日益丰富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白马寺              云冈石窟              胡旋舞
材料二 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
郑和七次下西洋,沿途到过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进行物品和人员的交流。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所著《农政全书》包含了一部分西方新知识,还同汤若望合作修订历法。林则徐虎门销烟,编写《四洲志》,购置西方大炮加强防务。
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并且预言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
——摘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请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中华文明发展的哪些重要历史信息?(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郑和、徐光启、林则徐对外部世界认识或态度的不同。(3分)
(3)概括指出材料三体现的三种基本主张。(3分)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在学习世界文明方面的突出特点。(2分)
(4)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关系的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12月兴化市高三期中调研25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任公曾指出:“我们可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摘自《饮冰室书话》
材料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华传统文化格言》
材料三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请回答:
(1)梁启超为什么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5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唐与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不同的态度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浙江省五校200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6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玛窦(1552-1610),极端聪颖、能干,博闻强记,又勤奋好学,为人随和。他不但精通神学,熟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艺,到中国后,又坚持不懈地认真学汉语、习汉字、着儒服,尤其熟读儒家经书,使他很快融入中国社会。既与普通人交往,也与上层人物,特别是上层知识分子交往。他通过介绍西欧的科学技术和思想,宣扬上帝的万能和创造世界的和谐、完美和永恒,发展教徒,达到传教的目的。
——王蕴等编《社科人文》
材料二 “西学中源”认为西学源于中国,是在“中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非西人所自创。这种观点最早出现于耶稣传教士来华后的明末清初,但在洋务运动开始后盛行开来,基本思路是:古老的“中学”被中国后人“失之”,而西人“袭之”并加以发扬,现在学习西学只不过是“以中国本有之学还之于中国”,是“礼失而求诸野”,符合古圣先贤之“遗意”。
毫无疑问,“西学中源”说……在近代化初期,它的存在是必然的。一方面,它体现在“变局”面前,受传统熏陶的开明人士提倡学习西学时的矛盾心态,为自强不得不引进西学,对传统文化又割舍不下;另一方面,它也是为了缓和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情绪,减轻引进西学过程中的阻力。清政府在同文馆之争中最后支持了洋务派,理由是:“习西法者,不过借西法以印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正体现了这种作用。
——刘悦斌著《晚清文化观的演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利玛窦传教方式的特点。(2分)
(2)据材料二分析近代初期人们对“西学”的理解。(2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上述材料所述,你对外来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的过程有何认识?(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