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当 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当 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当 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     ——[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 
材料2: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 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 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3: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材料4:1983年1月,中曾根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丹尼斯·T·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
材料5: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据材料1,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
                                                                                                                                                                 
(2)据材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为此,这一时期 美国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3)据材料3概括美与西欧的关系。
                                                                                                                                                                 
(4)据材料4,指出日本怎样谋求政治大国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该手段的主要原因。
                                                                                                                                                                 
(5)据材料5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力量”除了以上材料提到的力量之外还有哪些?综合以上材料“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并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
(1)状况: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
(2)原因:实力相对下降;美苏对抗(或军备竞赛)的拖累;越南战争的影响;来自潜在经济力量的竞争。调整: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或从越南撤兵)。
(3)关系: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4)方法: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原因: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或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5)新力量: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的振兴。新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因素:大国之间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
举一反三
“苏联的政权是不通情理的,但对武力的逻辑却是高度敏感的……美国必须以实力遏制苏联。”以上言论体现出美国的外交政策是[     ]
A.门户开放政策
B.热战政策
C.“冷战”政策
D.战略防御政策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D.雅尔塔体系的长期存在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民大会上演说道:“由于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第一次危机,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的演说引起西方世界的强烈反响,这种反响的后果是  [     ]
A.建立北约
B.推动两德和解,遏止苏联扩张
C.遏制苏联,形成“冷战”
D.推动欧洲开始走向联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     ]
A.马歇尔计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关贸总协定  
D.杜鲁门主义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三段反映同一时期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摘自丘吉尔1946年在富尔顿的演讲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摘自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摘自《北大西洋公约》
(1)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的是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三段材料反映的美国二战后初期的政策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