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向韩国的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也有一说为韩国率先向朝鲜发动进攻)。这场战争由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向韩国的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也有一说为韩国率先向朝鲜发动进攻)。这场战争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向韩国的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也有一说为韩国率先向朝鲜发动进攻)。这场战争由于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干预而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美国、中国以及苏联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名义,其目标是遏制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
——《朝鲜战争》
材料二 在此次伊拉克问题上,美与俄、法、德、中、印等大国的主张大相径庭,导致联合国、北约和欧盟内部出现裂痕……俄、法、德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与美国矛盾和斗争的焦点已经由是否对伊动武这一具体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即是维护现行的国际体系、基本准则,还是接受美国强权政治、单边主义。
——摘自《伊拉克战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9分)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从朝鲜战争到伊拉克战争西欧国家与美国关系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给我们的启示。(6分)
答案

(1)关系:从战争的起因看,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从战争的过程看,朝鲜战争是从内战扩展到国际性的局部战争;从战争的结果看,进一步固定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和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9分)
(2)变化:西欧国家由依附美国与苏联对抗,到不再接受美国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3分)
启示:注重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进一步加强区域的团结与合作(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朝鲜战争的问题。根据材料的描述和所学知识可知,从战争的起因看,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从战争的过程看,朝鲜战争是从内战扩展到国际性的局部战争;从战争的结果看,进一步固定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和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比较能力。从材料一“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干预而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和材料二“美与俄、法、德、中、印等大国的主张大相径庭,导致联合国、北约和欧盟内部出现裂痕”中可以概括出从朝鲜战争到伊拉克战争西欧国家与美国关系发生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注重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进一步加强区域的团结与合作
举一反三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记载:除科威特人以外,其他穆斯林对这场战争并无热情。……莫尼斯曾问道:“对阿拉伯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场战争的结局更坏的吗?用全部技术武装起来的整个西方向我们扔炸弹。这是极端的恐怖。”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巴勒斯坦战争B.六日战争C.海湾战争D.科索沃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谣歌手彼得·西格尔的一首民谣《那些鲜花都去哪儿了》在四处飘荡:“花儿都到哪里去了?都被女孩摘走了。女孩都到哪里去了?都被男孩娶走了。男孩都到哪里去了?变成士兵打仗去了。坟墓都到哪里去了?都被花儿覆盖了……”
在大规模的反战运动中,以青年学生为主力的抗议力量逐渐壮大,为了阻止战争机器的继续开动,黑人民权运动、嬉皮士、摇滚乐、女权运动的参与者也纷纷汇入了反叛的洪流,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化反战运动。
全国各界人士都以大规模游行示威的抗议运动或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媒体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和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在全国性的反战浪潮下,约翰逊总统在1968年3月因民众的反对和党内反对派的斗争而最终退出竞选。作为一个发动战争的不得人心的总统,约翰逊离开白宫。继任的尼克松总统则向民众保证“新任领导将结束战争。”
(1)分析材料中美国反战运动的历史背景,及产生的影响。(8分)
(2)概括指出20世纪后半期促进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不但帮助朝鲜人民有效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有效保卫了中国大陆的安全,而且也成了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齐德学《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六十周年》
材料二 (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不应纠缠于谁打响了朝鲜战争“第一枪”这一表面问题,而应将目光集中在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上,这就是:朝鲜人民军在1950年6月25日大举越过三八线这一军事行动,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前提是什么?在这个问题的指导下,朝鲜战争起因的研究很自然就成为朝鲜战争前后国际关系的研究。……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所控制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这种格局在朝鲜半岛就表现为围绕“三八线”展开的美苏两国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的军事对峙。“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通过武力将自己的理想、权力和制度扩展到整个朝鲜半岛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
——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诺贝尔和平奖是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97年美国国家安委会发表声明:“要实现中东地区的全面和平,就要确保以色列的安全与幸福。这些都是美国的中东利益所在。”
——《中东黑血: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东》
材料三 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简称)制造了一系列针对以色列的自杀式爆炸事件。作为报复,以色列对哈马斯实施了“定点清除”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使哈马斯遭受重创。
——2008年12月28日腾讯网新闻背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萨达特、阿拉法特和拉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巴以和平难以实现的主要因素。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中东和平进程。(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那场战争貌似一场末日之灾:开战之初以色列的存亡危在旦夕;随后美苏发生核对抗的风险骤增;阿拉伯国家实施石油禁运,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由于和以色列关系太紧密,美国被很多欧洲和阿拉伯盟国孤立。
不过,如果放在历史的长镜头下看,1973年战争却是意义重大——为和平打开了大门。安瓦尔·萨达特大胆的渡河一击替在前几次中东战争中屡遭羞辱的阿拉伯人挽回了一些尊严,以色列人也学会了一点:阿拉伯对手不会再像1967年战争那样,一开打就往后适窜,因此有必要争取和平。
——《华盛顿邮报》《1973年中东战争的启示》
材料二 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核技术已成为未来高效发电方法的首选,比石油或煤炭更加高效(而且更有利于环保)。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欧共体已经开始了大型核能开发项目……
——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3年战争”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人类应用核能的历史,谈谈你对合理使用核能的认识。(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