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1941年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确定首先南进。……对此,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1941年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确定首先南进。……对此,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1年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确定首先南进。……对此,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英、荷与美采取一致行动,日本也冻结了美、英在中国沦陷区的资产,作为反制裁。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二  1951年9月4—8日,时日媾和会议议在旧金山召开,总共有52个阅家参加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未被邀请参加会议。9月8日、举行和约签字仪式,49个国家(包括日本)在和约上签字。苏、波、捷拒绝签字。5小时后艾奇逊(美)和吉田茂(日)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美日安全条约》,……旧金山媾和与日美“安保”体制将日本纳入了美国在远东的所谓“集体保护”与“安全保障一的轨道,使日本重整军备,并参加到美国的反共军事体制中去,成为美国的亚洲军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国际关系史第8卷》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前和战后对日本的政策有什么重大变化?并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本政策分别造成怎样的影响?(7分)
答案

(1)变化:从制裁日本到保护扶植日本。(4分)
原因:战前,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严重威胁美国的利益。战后,亚太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中国革命的胜利。(4分)
(2)战前: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日本“先发制人”,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3分)
战后:改变了亚太格局,美日开始结盟;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加剧了亚太局势的紧张。(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将日本纳入了美国在远东的所谓“集体保护”与“安全保障一的轨道”等信息,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对日本的政策从制裁到保护扶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制裁日本,是因为日本发动了二战,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严重威胁美国的利益,扶植日本是在于中国革命胜利后,冷战的需要。
(2)注意审题“分别” 造成怎样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前美国的制裁一方面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另一方面也促使日本“先发制人”,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第二小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美国对日本的扶植改变了亚太格局,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加剧了亚太局势的紧张。
举一反三
阅读下图。该漫画的主题应当是
A.讽刺“三国同盟”的形成
B.抨击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C.反对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
D.揭露慕尼黑会议的阴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条 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
第三条 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
第六条 天皇根据国会的提名任命内阁总理大臣。天皇根据内阁的提名任命担任最高法院院长的法官。
第七条 天皇根据内阁的建议与承认,为国民行使下列有关国事的行为:
一、公布宪法修正案、法律、政令及条约……
第九条 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第四十一条 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
——1947年《日本国宪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47年日本宪法与日本以往宪法的不同。(6分)
(2)材料体现了什么原则?并分析其原因。(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2013年12月1日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时说,需要指出的是,《开罗宣言》为二战后中国收复被日本军国主义掠夺和窃取的领土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法依据(该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包括热河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近来日本国内在历史问题上接连出现消极动向,一些人公开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其实质是企图为侵略历史翻案,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挑战战后国际秩序,这不能不引起亚洲受害国和国际社会对日本发展走向的严重担忧和警惕。
——摘编自外交部发言人就《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答记者问
(1)依据材料,简述《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6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年来日本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原因。(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国投降后,美、苏、英、法四国在德国纽伦堡组建国际军事法庭。1945年11月20日,纽伦堡法庭开始对22名纳粹分子进行审判。10个多月共开庭400多次,听取或阅读了200多名证人的证言、证词。根据确凿证据和国际法则,1946年9月30日法庭宣布:判处12人绞刑、3人无期徒刑、2人20年徒刑、1人15年徒刑、1人10年徒刑。纳粹党领导机构、纳粹党卫军、国家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为犯罪组织。
日本投降后,中、美、英、苏、法、加、新、澳、荷、印、菲等11个国家,在东京设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进行审判。从1946年5月3日到1948年11月12日,共开庭800多次,有400多位证人出庭作证,近800位证人提供供述书和宣誓口供,受理证据4000多份,英文审判记录近50000页;判决书长达1200多页,连续宣读了9天。最后判处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绞刑,16名甲级战犯无期徒刑,2名甲级战犯分别判处20年和7年有期徒刑。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共同特点。(4分)
(2)纽伦堡审判中的首席检察官罗伯特·杰克逊所说:对全世界来说,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儆戒未来。与巴黎和会相比,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具有怎样的意义和教育价值?(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关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看法很多,下列哪一点看法缺乏足够的依据
A.敌对阵营的力量处于明显的优势
B.美国作为强大的经济实体一直站在德国的对立面
C.战争开始时候的军事战略决策是错误的
D.德国没有征服世界的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保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