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德国继续奉行在东西方之间保持平衡的政策。西方国家认为德国一定会在东方和西方之间选择其一的判断是错误的。时任德国外长的斯特莱斯曼(1924年底至1930年

材料一:德国继续奉行在东西方之间保持平衡的政策。西方国家认为德国一定会在东方和西方之间选择其一的判断是错误的。时任德国外长的斯特莱斯曼(1924年底至1930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德国继续奉行在东西方之间保持平衡的政策。西方国家认为德国一定会在东方和西方之间选择其一的判断是错误的。时任德国外长的斯特莱斯曼(1924年底至1930年任德国外长——引者注)说:“我们加入国联既不会像有人相信的那样,成为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尖刀,也不能使自己卷入与俄国的同盟。”……斯特莱斯曼清醒地认识到“始终存在的西方国家对危险的德苏政治上的一致的想象,对德国来说是一笔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资产。”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共产主义和纳粹主义按理说在意识形态方面是势不两立的,但偏偏合拢在一块儿了。对于意识形态比对对于强权政治更为熟悉的一代人惊讶得不知该怎么办好。这项盟约被公认是战争的信号,所有紧急关头的谈判全都失败了。
——(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简析斯特莱斯曼在东西方之间保持平衡政策的真实目的。(6分)
(2)请简要评价材料二中的“盟约”。(9分)
答案
(1)真实目的:
政治上:利用对苏关系来抗衡西方,摆脱凡尔赛体系的束缚,恢复昔日大国地位;(3分)
经济上: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德国在经济迫切需要苏联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重整经济实力。(3分)
(2)这个“盟约”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分)
①这个条约的签订,使德国在未来的战争中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解除了其发动战争的后顾之忧,使其大胆发动战争。(3分)
②这个条约使苏联避免了首先遭到德国攻击,为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 (3分)
③这个条约的签订,也使苏联放松了对德国法西斯的警惕,导致了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的节节失利。(2分)
解析
考查了国际关系史的内容,对学科的学科素养能力要求比较高。
(1)根据材料一“德国继续奉行在东西方之间保持平衡的政策...成为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尖刀,也不能使自己卷入与俄国的同盟...对德国来说是一笔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资产。”再结合教材相关的内容,可以从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简析斯特莱斯曼在东西方之间保持平衡政策的真实目的。
(2)考查了对历史问题的评价。一般从积极意义、消极影响两个角度分析。结合材料内容,评价大致可以从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解除了其发动战争的后顾之忧、为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导致了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的节节失利等方面分析。
举一反三
“只有本民族同志才能成为公民;凡具有日耳曼血缘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 德国纳粹党的这个纲领体现了
A.复仇主义倾向B.种族主义倾向
C.沙文主义倾向D.民族主义倾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这是下列哪一国际文献的规定
A.《大西洋宪章》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D.德黑兰会议决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
A.妄图欺骗国际舆论
B.英苏面临共同的敌人
C.给德国施加压力
D.美国对苏联态度转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 
②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③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 
④诺曼底登陆成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统计,在1941-1945年,美国西部就建起了全国58%的铝工业,90%的镁工业,71%的飞机制造业,52%的造船工业。”为此一些史学家惊呼“战争使这个国家向西部倾斜了!”最能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西进运动促进了西部工业经济发展
B.战争对东部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促使工业西迁
C.这种现象是政府资金大规模倾注西部的结果
D.西部地区土地广袤,资源丰富,拥有发展工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