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

【题文】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B.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
C.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我们可知这是明代松江地区的手工业发展状况。松江是我国当时的棉纺织中心,通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在繁重的赋税下人民无法承担重税。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
举一反三
【题文】下列制瓷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白瓷      ②青瓷     ③彩瓷      ④珐琅彩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淳熙十二年)淮水冰,断流。是冬大雪。自十二月至明年正月,或雪,或霰(xiàn,小冰粒),或雹或雨水,冰冱(hù,冻)尺余,连日不解。台州雪深丈余,冻死者甚众。
——《宋史》卷62
【材料二】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