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①农业经济衰退   &#

【题文】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①农业经济衰退   &#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出现的烟草、木棉可知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扩大,五谷为代表的粮食作物种植范围缩小,这体现了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和“转卖四方”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因此B符合题意。不能因 “五谷之利不及其半”说明农业衰退,经济作物的种植扩大反映了农业的发展,材料未反映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情况,排除①④。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明清时期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商品经济发展
举一反三
【题文】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元时代的欧亚大陆展开了前未所有的商品和技术交流。海洋四通八达,技术与市场、原料与商品、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思想与艺术彼此交流、相互影响,从东北亚的日本、高丽,到东南亚各地和印度沿海,乃至波斯湾和东非各港口,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全球化”的活跃贸易网络,商船扬帆万里;……与此同时,发生在宋朝庞大经济体内部的商业革命则十分有力支撑宋朝成为整个中国古代最富有的朝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太和五年(公元831年)七月,左右巡使奏:“……不合(不应当)辄向街开门户,悉令闭塞。”
——摘自《唐会要》卷八十六
材料二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摘自(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三 暨上海开埠,外人麋集。彼时中西隔绝,风气锢蔽,洋商感于种种之不便,动受人欺。时则有宁波人穆炳元者,颇得外人之信用,无论何人接有大宗交易,必央穆为之居间……及后外人商业愈繁,穆一人不能兼顾,乃使其学徒出任介绍,此为上海洋商雇用买办之始。
——摘自姚公鹤《上海闲话》
材料四 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投资情况详见下表:
时间(年)
类别
投资比例(%)
1883——1913
轮船航运
54.5%
煤炭开采
67.7%
1890——1910
机器纺织
23.23%
1872——1893
机器制造
27.68%
 
——美国学者郝延平统计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政府管理商业的举措。(6分)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的具体表现。(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这些因素未能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近代买办阶层出现的原因。(6分)有人认为“买办是西方殖民势力侵华的工具”,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