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明代商人王现曾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故王文贤墓志铭》)对此

【题文】明代商人王现曾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故王文贤墓志铭》)对此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明代商人王现曾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故王文贤墓志铭》)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经商和读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B.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
C.商人要向读书人学习文化D.经商成功后可以去研究学问或做官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原文大意:经商的和当官的方法不同,德行是相同的,所以善于经商的人,在货物钱财遍杂的地方修养的是高明的行为,所以即使追求利益却不肮脏。”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作者是强调商人经商要有德行,商人爱 财但要取财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这是自古以来之道理。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举一反三
【题文】人口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下表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有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3025541
62.9%
1122476
37.1%
A.北方安土重迁的观念较淡薄
B.北宋时政治经济重心已移至南方,南方人口大增
C.由北宋人口数量的减少可知汉唐经济远比宋代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和战争频繁导致人口不断南迁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下表。从《北宋商税情况简表》中不能直接得出的信息有
表: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年商税额
年代
年商税额
995~998年
400万贯
1064~1068年
846万贯
1004~1008年
450万贯
1077年
879万贯
1058年
700万贯
 
 
①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善           ②抑商政策被废弃 
③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④商业经济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 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儒贾相同的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
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B.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的流动
C.商人成为经济的主要传播者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制,弃儒从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古代曾有人认为:“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据此可知,该人的观点是
A.实行法治,避免中央集权弱化B.解决流民问题以增强国力
C.重新分配土地,缓和兼并现象D.打击商贾以加强农业生产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神宗元丰年间制定了“广州市舶条法”,史称“元丰法”。至南宋时海外贸易达到全盛,当时监管市舶务的张阐奏言:“比者叨领舶司仅及二载,窃常求其利害之灼然者,功持法令之未修。何当福建广南各置务于一州,两(浙)市舶务及分建于五所三路,市舶相去各数千里。初无一定之法,或本于司之申请而他司有不及知,或出于一时之建明而异时有不可用,监官之或专或兼,人吏之或多或寡,待夷夏之商,或同而或异,立赏刑之制,或重而或轻,以至住舶于非发舶之所,有禁有不禁,买物于非产物之地,有许有不许,若此之类,不可既举。故官吏无所遵守,商贾莫知适从。奸吏舞文,远人被害,其为患深。欲望有司,取前后累降指挥,及三路节次申请,厘析删修,著为一司条例。”建议朝廷制定专门的市舶条法,以有效管理海外贸易,禁绝官吏上下其手。朝廷嘉纳之,“委官详定”,这样,单行市舶敕令在南宋进一步发展并完备。
——《宋代商业立法与欧洲同期商法之比较》
材料二 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恤商政策,对官吏妄加征税给以严惩。如宋太祖时规定:“自今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当税之物,令有司件析,颁行天下揭于板榜,置官宇之屋壁,以遵守焉。”
——摘编自《宋代商业管理中的伦理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市舶官员张阐上奏折的背景、目的和结果。(6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宋代商业政策的特点。(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