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4分)材料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4分)材料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住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艾,少私义则套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彼,重徒则死处而无二虑。舍奉而事末则不夸。不夸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柬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徒,轻迁徙,则国家有惠,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

清乾隆十九年江浙盐运使司发给黔县商人的运销执照

答案
【答案】(1)重农抑商。(2分)理由:民众务农,可以收获地利,端正民心民志;民众务农,则朴实而易用,有利于国家的安定。(2分)
(2)通过发放执照、征收赋税的方式加强对工商业的管理(2分)
(3)新现象:“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以及专门的劳动力市场出现。(2分)
本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分)
关系:重农抑商和强化对工商业管理的政策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
影响:资本主义萌芽长期发展缓慢,导致近代中国的落伍。(2分)
解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和近代经济发展的理解。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3)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4)问,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影响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举一反三
【题文】下列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说明封建社会进入盛世阶段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D.受到明清王朝压抑而缓慢发展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如图为我国古代某朝引进的粮食作物,与该作物同时代的经济现象是(    )                                     
A.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
B.纸币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C.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3分)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2)材料中所指的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什么?(1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2分)
材料三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2分)
材料四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4)作者说它“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经济依据是什么?(2分)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某地居民一份职业结构,据此判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类别
自耕农.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汉代江南     B.唐代关中
C.宋代太湖     D.明代苏杭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苏州府志》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纺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桥。”从材料中可得出的结论有 
①政府对城市实行功能分区   ②纺织业分工明确
③出现了自由劳动力市场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