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

【题文】(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
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2分)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2分)
(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8分)
答案
【答案】
(1)主要依据:血缘(王族或贵族) 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原因:身为中正;门第高贵。 共同特点:依据血缘门第,垄断性。
(3)选官形式:由世袭、推举到考试;
选官标准:由血缘、门第到考试成绩(才学)
选官范围:不断扩大; 
选官特点:由封闭、垄断到公平、开放。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一“(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可知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选官的依据是血缘。第二问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只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难度较低。结合所学可知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制度。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可以分析出傅畅是上品的原因:身为中正;门第高贵。第二问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结合第一问的回答可以看出两者选官的标准都看重门第,官场都被贵族垄断。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一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重血缘,材料二三实行九品中正制,也是重血缘门第,而材料四则是实行分科考试,依据科举制选官。综合上述材料对于选官制的变化可以从选官形式、选官标准、选官范围和选官特点几个角度组织概括。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选官制·九品中正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选官制·科举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选官制·选官制演进的特点。
举一反三
【题文】西周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共275年,至少在200多年里地方诸侯都没有搞分裂。其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周初分封时王室势力强大B.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
C.礼乐制度强化了等级观念D.周王对地方拥有绝对集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古代的家庭……祭祖自属大事。”材料揭示了(       )
A.分封制的巩固B.宗法制的影响
C.宰相制的实行D.内朝制的推行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宗,尊祖庙也”,意思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       )
A.以宗教信仰为纽带B.以血缘家族为纽带
C.以活动地域为纽带D.以土地财产为纽带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史书记载:西周初年分封了71个诸侯,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并对周天子承担朝贡、提供赋役等义务。这反映西周实行(      )
A.行省制B.礼乐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山东一带自古以来被称为齐鲁之地,这一称谓源自(       )
A.分封制B.宗法制
C.王位世袭制D.郡县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