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百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度的主要对象及其特点。(2分)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政治制度? (2分) 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2分)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制无美恶,期于适时”这句话的认识。(2分)
答案
【答案】(1)王族。(1分) 注重血缘关系。(1分)
(2)郡县制和行省制。(2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分)
(3)地方权力日益削弱,中央集权逐步加强。(2分)制度要适应社会和时代需求;制度要随社会和时代变迁而革新等。(2分)(要紧扣制度与时代关系来认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以及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可知分封的对象是兄弟、姬姓之人,那就是王族。西周分封的对象包括王族、功臣、现代贵族等几类,本题考查的是分封王族。特点可见分封的依据是兄弟,是按血缘。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以及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根据材料三“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可知元朝实行的是行省制度。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以及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二和材料三的表述,可知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为地方的权利越来越小,中央的权利越来越大,地方权力日益削弱,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关于“制无美恶,期于适时”的理解,就是制度没有好喝坏之分,只要适应时代和国情就好,即制度要适应社会和时代需求;制度要随社会和时代变迁而革新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县制和行省制度
举一反三
【题文】《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题文】下图为《孔子世家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家谱实际上和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题文】西周某诸侯有一妻一妾四个子女,依据宗法制的继承原则,下列表格中谁有资格继位当诸侯( )。
【题文】下图是西周两项政治制度的示意图,对二者关系阐释不恰当的是( )。
A.图一主要义务是守疆土、卫王室,图二主要用于区分嫡庶、亲疏关系 |
B.二者都是西周统治者为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而实行的制度 |
C.二者互为表里,图一是图二的内核和纽带,图二是图一在政治方面的表现 |
D.二者相辅相承,确保了周天子天下大宗和政治共主的地位 |
【题文】已知春秋时秦晋可以世为婚姻(故世代联姻称为“秦晋之好”,而鲁晋不能通婚。而管国是姬叔鲜(周武王弟)的封国。根据古代 “同姓不婚”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可以与管国通婚的封国是(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