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

【题文】(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刘文瑞  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它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 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国力,培育了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随着生气勃勃的西方的入侵,它转而阻止了中国人作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的作用。1905年,它最终被废除。”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相对于传统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2分)参阅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科举制能够为中国社会提供了相当长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分)
材料三 唐宋到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出身、来源情况对比

时期
两宋
明 清
任任官前出身
50%以上的进士来自平民
43%的进士来自贫寒家庭
 
左边饼状图为《唐书》所载830进士出身分布比例;右表为两宋、明清官员任官前的出身情况比例
(2)依据材料三的图表,分析科举制从唐宋到明清时期有什么发展变化(2分)?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
材料三:西方文官制度是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在19世纪前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对西方历史产生极大的影响。以下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制度的(局部)内容的比照:
项目
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
中国科举制(乡试考试)
考试
内容
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
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摘编于陈小锦《从英国文官考选制度看清末科举制的衰亡》
(3)依据材料三,比较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上的差异。(4分)指出中英考试内容的差异所反映的实质。(2分)
答案
【答案】(1)变化:传统选官制度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地方,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中央。(2分)原因:因为科举制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3分)
(2)变化:来自士族、特权阶层的子弟减少;来自平民、寒素家庭子弟的比例不断增长。(2分)影响:科举制往更公平的方向发展,为贫寒阶层改变命运(处境)提供了更宽的途径,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使更多的人,被儒学思想束缚,重人文轻科学,阻碍了社会发展。(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阐述,言之成理可给4分。
(3) 差异:①英国:以实用知识为主,强调文化综合素质;(2分)②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强调思想政治内容。(2分)实质: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异(或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由材料可直接得出科举制的变化是传统选官制度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地方,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中央。科举制能够为中国社会提供了相当长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因为科举制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
(2)由材料可直接得出科举制从唐宋到明清时期的变化是来自士族、特权阶层的子弟减少;来自平民、寒素家庭子弟的比例不断增长。影响:科举制往更公平的方向发展,为贫寒阶层改变命运(处境)提供了更宽的途径,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使更多的人,被儒学思想束缚,重人文轻科学,阻碍了社会发展。
(3)由表格可知,“英国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选考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可知,英国以实用知识为主,强调文化综合素质;而中国考试内容为“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可知,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强调思想政治内容。中英考试内容的差异所反映的实质: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异(或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科举制和英国文官制度
举一反三
【题文】“汉承秦制”,也有创设。以下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焚书坑儒B.郡县行政C.刺史监察D.皇权独尊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三司使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以上是《神童诗》的部分诗句,反映了以下哪种制度
A.军功爵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4分)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2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4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