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察举制是汉代的选举制度,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均须经过中央复试。这说明汉代察举制的基本特点是   

【题文】察举制是汉代的选举制度,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均须经过中央复试。这说明汉代察举制的基本特点是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察举制是汉代的选举制度,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均须经过中央复试。这说明汉代察举制的基本特点是                          (  )
A.以孝廉作为唯一依据B.中央政府直接选拔
C.以推荐作为主要途径D.荐举与考试相结合
答案
【答案】D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所以ABC的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选官制度
举一反三
【题文】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不同文明地区的相互碰撞和交流产生过不少历史人物和动人故事,下面的人物和事件中与大河文明和草原文明发生碰撞交流有关的是                     
①长城的修建        ②陶片放逐法      ③王昭君出塞     ④蒙古人西征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对下表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
察举制
科举制
依据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方式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9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9分)
材料三: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
(2)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结合史实予以说明。(12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