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

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内并实现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害虫在喷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后抗药性增强是_______的结果。
(2)“转基因抗虫棉”抵抗害虫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_。
(3)“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_______。
(4)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剪刀”是______,基因“针线”是______,基因“运载工具”是_______。
(5)该项科研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什么?_______。
(6)题中“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内并实现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说明什么?_________。
(7)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什么?_______。
(8)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_________。
答案
(1)农药对害虫的变异类型进行选择
(2)
(3)基因***
(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载体
(5)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6)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内经转录和翻译合成了毒蛋白
(7)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8)有利方面: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用于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有害方面:可能引起环境问题、食物安全性问题、生物安全性问题等
举一反三
生物界普遍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     ]
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稻
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C.通过杂交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
D.把合成β胡萝卜素的有关基因转进水稻,培育出可防止人类VA缺乏症的转基因水稻
题型:0121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育种方法叫做杂交育种
B.过程④必须使用诱变剂
C.这种方法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杂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是杂交育种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
C.过程③主要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过程④通常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是

[     ]

A.单倍体育种
B.组织培养
C.诱变育种
D.体细胞杂交育种
题型:0116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秆抗病玉米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上述图示过程中发生过基因***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若过程①的F1,连续自交2代,产生的F3代中纯合抗病植株占_________。
(3)过程②,培育单倍体幼苗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诱导其染色体加倍最常采用的药剂是______。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M株玉米,通过筛选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在理论上有___株。
题型:0113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