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M |
次数 | 1 | 2 | 3 | 4 | 5 | ||
小车加速度a/(m•s-2) | 1.98 | 1.48 | 1.00 | 0.67 | 0.50 | ||
小车质量M/kg | 0.25 | 0.33 | 0.50 | 0.75 | 1.00 | ||
质量倒数
| 4.00 | 3.00 | 2.00 | 1.33 | 1.00 | ||
(1)①从纸带上测量的数据d1=3cm,d2=7.5cm,d3=13.5cm,可以得出:x01=x12=x23,即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所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因为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v1=
③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 a=
(2)①如图: 从图线中得到F不变时,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之间存在的关系是成反比. ②从上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拉力为0时,小车的加速度不为0,说明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大于摩擦力,所以原因是实验前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太大. 当m<<M时,即当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重力,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F从0开始增加,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车的质量,慢慢的砂和砂桶的重力在增加,那么在后面 砂和砂桶的质量就没有远小于车的质量呢,那么绳子的拉力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就相大呢. 所以原因是没有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M. ③该实验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三者关系,研究三者关系必须运用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①匀加速直线,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 ②0.375mm/s,③1.5m/s2 (2)①a与M成反比. ②实验前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太大,没有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M. ③控制变量. | |||||||
小球做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频闪周期 T=0.1s,小球相邻位置间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别为 OA=6.51cm,AB=5.59cm,BC=4.70cm,CD=3.80cm,DE=2.89cm,EF=2.00cm.小球在位置 A 时速度大小vA=______m/s,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1)某同学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匀变速运动规律,使用的是______(填“交”或“直”)流电,工作电压为______V. (2)(每空1分,共3分)该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步骤: ①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接好电路; ②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车尾;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请把下面对应的实验步骤填到上面的③④⑤中: A.换上纸带,重复三次,选择一条较理想的纸带; B.把小车停放靠近打点计时器,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C.接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3)(第一空1分,后面两空每空2分,共5分)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如图三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分别标上0、1、2、3、4…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画出来,则从0到1间小车运动的时间是______s,量得1与2两点间的距离s1=40mm,2与3两点间的距离s3=60mm,则小车在2点的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 |||||||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1个打点未画出.若从纸带上测出x1=5.20cm、x2=5.60cm、x3=6.00cm、x4=6.40cm.则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v2=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依据本实验原理推断第4计数点和第5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5=______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的记录纸带如下图所示,图中的点为记数点,在每两相邻的记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从打下A点到打下E点共历时______s,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纸带的______端(选填“左”或“右’)与小车相连. | |||||||
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楚的点开始起,取若干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打印点未标出),测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计数点2的速度为______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