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并指出惯性与速度有关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并指出惯性与速度有关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并指出惯性与速度有关
C.欧姆指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安培被命名为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之一,并且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并通过实验总结出焦耳定律,定量得出了电能与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故A正确;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最早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用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运动速度不变,故B错误;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以及温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在数值上等于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的比值,故C错误;安培建立了安培定则,用于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故D错误。所以选A。
举一反三
跳伞运动员以5 m/s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在离地面h=10 m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跳伞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扣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可忽略,g=10 m/s2)[     ]
A.2 s
B.s
C.1 s
D.(2-) s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为了求塔身的高度,从塔顶自由落下一石子。如果忽略空气对石子的影响,除了需要知道重力加速度外,还需知道下列中任一量即可求塔高的是[     ]
A.落地时的速度
B.第二秒末和第一秒末的速度
C.最初一秒钟的位移
D.最后一秒钟的位移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 [     ]
A.100m/s
B.140m/s
C.200m/s
D.2000m/s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     ]
A.6.5 m
B.10 m
C.20 m
D.45 m
题型:河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