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测量中:(1)螺旋测微器如图甲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__mm;(2)游标卡尺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__mm。

在一次测量中:(1)螺旋测微器如图甲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__mm;(2)游标卡尺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__mm。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一次测量中:
(1)螺旋测微器如图甲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__mm;
(2)游标卡尺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__mm。

答案
(1) (3.852----3.854)    (2)  11.14
解析

试题分析: 螺旋测微器的原理
测微螺杆P与固定刻度S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 mm,即旋钮K每旋转一周,P前进或后退0.5 mm,
而可动刻度H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P前进或后退0.01 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 mm.读数时估算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读数: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整数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
测量值(毫米)=固定刻度数(毫米)(注意半毫米刻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毫米)
游标卡尺:
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读数:若用x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为(x+K×精确度) mm.
举一反三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砝码盘。通过改变盘中砝码的质量,测得6组砝码的质量和对应的弹簧长度,画出图线,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
①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考虑砝码盘的质量相比,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_____m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___m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如图甲所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A.两次拉橡皮条只需橡皮条伸长相同长度即可;
B.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用弹簧秤拉绳套时,拉力要适当大些但不要超过弹性限度;
D.用两个弹簧秤拉绳套时,两根绳夹角越大越好。
(2)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填F或F′)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类比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分)如图甲所示,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某同学用包有白纸的质量为1.00kg的圆柱棒替代纸带和重物;将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的飞轮上并随之匀速转动,以替代打点计时器。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毛笔就在圆柱棒面的纸上画出记号。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00 r/min”字样。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毛笔画相邻两条线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
(2)根据图乙中的数据可知:毛笔画下记号“3”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3=______m/s;画下记号“6”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6=______m/s;
(3)在毛笔画下记号“3”到画下记号“6”的这段时间内,棒的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J。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g=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理想实验是一种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忽略次要因素,并把实验的情况合理外推到一种理气,想状态,从而来揭示自然现象本质的假想实验。为了说明运动和力的关系,伽利略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

①关于伽利略的这个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选项序号)
A.“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会越来越慢”,这是可靠的事实
B.“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会越来越慢”,这是合理外推的理想状态
C.“若摩擦可以忽略不计,小球最终会达到与左侧同样的高度”,这是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
D.“如果右侧面变成水平面,并且没有任何阻力,小球将达不到原来的高度,就应
永远运动下去”,这是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
②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和力关系的错误认识。亚里士多德的
认识是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