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面拉动的纸带经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面拉动的纸带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面拉动的纸带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得到.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总重力.
(2)一组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得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作出a与             图象.
(3)甲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一F图线,如图a所示.则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4)乙、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一F图线,如图b所示.则两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答:                                                             
(5)下图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为                   rn/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1分)M≫m           (2)  (1分) 
(3)  (2分)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4)  (2分)两小车及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5)  (2分)1.58
解析

试题分析:(1)设绳子拉力为T,则,可得,只有当M≫m时,才可以认为
(2)如果图象是直线,才容易看出两者间线性关系,因此做出图象就为了做出图象是一条直线;
(3)从图象看出,还没有拉力时就已存在加速度了,说明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4)两个图象的斜率不同,说明两个物体选取的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5)小车的加速度:

举一反三
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振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间的距离,,并通过改变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为横轴做出函数关系图象,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小筒的深度h和当地重力加速度g。

①现有如下测量工具:
A.时钟;B.秒表;C.天平;D.毫米刻度尺。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
②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b, c中的    
③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        m;当地g=           m/s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是这二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若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实验,可采用的方法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游标卡尺测量一直管的长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直管的外径,测量结果如果,直管长度为          cm,直管外径为        m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调整带滑轮木板的倾斜程度时,应使小车在不受牵引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匀速运动。小车的质量为M,盘和盘中重物的总质量为m,保持M不变,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在      条件下,mg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所受的拉力。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实际点未画出,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AB=19.9mm,AC=49.9mm,AD=89.9mm,AE=139.8mm,则打该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在做平抛实验的过程中,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坐标纸上留下三点痕迹,如图c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0.54cm,已知闪光频率是30Hz,那么重力加速度g=    m/s2,小球的初速度是         m/s。
(2)如图a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θ,获得不同的射程x,最后作出了如图b所示的x-tanθ图象,g=10m/s2。则:

由图b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v0=      m/s。实验中发现θ超过60°后,小球将不会掉落在斜面上,则斜面的长度为        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