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平抛运动轨迹的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1)下面是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平抛运动轨迹的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下面是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平抛运动轨迹的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切线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
C.记录小球位置用的凹槽每次必须严格等距离下降
D.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某学生在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A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m/s.(g=10m/s2)
答案
(1)ABDE (2)2m/s
解析

试题分析:(1)要保证每次抛出时的速度相等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并且斜槽轨道末端必须保持水平,只要做到这两点,我们就能得到相等的速度,所以选ABD,因为平抛运动过程中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所以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E正确,
(2)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并且在相等时时间间隔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走过的位移差是一个定值,故设初速度为,则,解得
点评:体现了平抛运动的特征:水平初速度且仅受重力作用.同时让学生知道描点法作图线,遇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一些点时,只要以能平滑连接就行,同时运用平抛运动处理规律来解题.
举一反三
下图是某同学探究《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和守恒》实验及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

(1)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左”或“右”)
(2)在实验中,该同学发现重锤减少的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
A.选用的重锤质量过大
B.选用的重锤质量过小
C.空气对重锤的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
D.实验时操作不够细,实验数据测量不准确
(3)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0.02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图中数字为各点距起点O的距离,设重锤为m="0.1" kg,当打点到B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_____J,动能增加了__________J。(保留三位有效数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       。我们日常生活所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如果用它做电源,打点计时器每隔      s打一个点。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 A、B、C、D、E、F为在纸带上依次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得AB=1.20cm,BC=2.00cm,CD=2.80cm,DE=3.60cm,EF=4.40cm,则以上由数据可知小车做         运动,运动的加速度a=    m/s2,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__ ___    m/s。(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交流电频率为50Hz):

(一)下图所示是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将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根据下图可知,打下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二)另一同学在该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实验数据(表中F表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

0.196
0.294
0.392
0.490
0.588

0.25
0.58
0.90
1.20
1.53
(1)请在答题卡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a -F图线;
(2)根据图表分析,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___  _(填字母序号)
A.没有平衡摩擦力
B.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小
C.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D.小车质量太大
E.钩码的质量太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ABCDEFG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x1x2x3x4x5x6、分别为ABBCCDDEEFFG间的位移,下列可用来计算打D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的是(  )
A.B.
C.  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橡皮绳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第一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拉线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错误或不必要的操作有( )
A.当第二次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结点可以不拉到O点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C.第一次拉时先将其中的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握紧这个弹簧测力计不动,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D.第一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90o ,以便于计算出合力的大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