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摩擦力之后,通过观察沙堆的形成测出了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研究的过程如下:研究小组通过观察沙堆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由漏斗落下的细沙总是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摩擦力之后,通过观察沙堆的形成测出了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研究的过程如下:研究小组通过观察沙堆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由漏斗落下的细沙总是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摩擦力之后,通过观察沙堆的形成测出了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研究的过程如下:研究小组通过观察沙堆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由漏斗落下的细沙总是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小圆锥体,继续下落时,细沙沿圆锥体表面下滑,当圆锥体的母线与底面夹角达到一定角度时,细沙不再下滑,如图所示。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小组得出结论:沙堆的形成与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有关。该小组只用一把皮卷尺就测定了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1)该小组必须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摩擦因数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测量沙堆的高度H和底面的周长s; (2)
解析
(1)测量沙堆的高度H和底面的周长s; (2)
举一反三
图1是利用激光测转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2所示)。

(1)若图2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时间为5.00×10-2 s ,则圆盘的转速为____转/秒。(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若测得圆盘直径为10.20 cm,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 ________ cm。(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如下图:游标卡尺的读数是         c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若某同学采用的是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小球平抛运动,右图为小球平抛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频率为f=20HZ,求:

(1)试求出背景小正方形的边长L=    m。
(2)试求出平抛的初速度V0 =   m/s。
(3)试求小球在C点时的即时度Vc =  m/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把两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金属小球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根被压缩了的轻质弹簧,置于摩擦可以不计的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烧断细线,观察两球的运动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测量,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除图示器材外,实验室还准备了秒表、天平、直尺、打点计时器、重锤线、木板、白纸、复写纸、图钉、细线等.

(1)多余的器材是:­­­­­­­­­­­­                      
(2)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要求明确写出物理量的名称和对应的符号)
(3)用所测得的物理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关系式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①实验前调整气垫导轨底座使之水平。
②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甲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宽度d=      cm。
③实验中如果测得滑块的质量为M,钩码的质量为m,滑块上的遮光条从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为s(s>>d),则系统减小的势能____,系统增加的动能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通过比较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就可验证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 用图2所示的平抛仪来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2)在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来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0=            用(L、g表示)其值是                m/s(g=10m/s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