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时,各物均静止.分别在两物块上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时,各物均静止.分别在两物块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时,各物均静止.分别在两物块上 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和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F1=F2,m1>m2,则v1>v2
B.若F1=F2m1<m2,则v1>v2
C.若F1>F2m1=m2,则v1>v2
D.若F1<F2,m1=m2,则v1>v2

答案
BD
解析
物体和木板均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板长物块加速度,木板加速度若F1=F2,m1>m2则物块加速度相等,木板1加速度小于木板2加速度,可得,因为可得v1v2,A错
F1=F2m1<m2,则物块加速度相等,木板1加速度大于木板2加速度,可得,,因为可得v1v2,B对
F1>F2m1=m2,则物块1加速度>2加速度,木板加速度相等,可得,因为可得v1v2,C错
F1<F2,m1=m2,则物块1加速度<2加速度,木板加速度相等,可得,,因为可得v1v2,D对
举一反三
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符合伽利略推理的是
A.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C.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D.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向前的推力,它总会逐渐停下来,其实是因为摩擦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图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其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甲)图是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速度-时间图象;(丙)图是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是合外力-时间图象。四幅图中的图线都是直线。从这些图象中可以判断出这四个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B.乙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C.丙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D.丁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跨国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如图所示,已知人的质量为70kg,吊板的质量为10kg,绳及定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当人以440N的力拉绳时,人与吊板的加速度a和人对吊板的压力F分别为  (   )
A.a="1.0" m/s2F=260NB.a="1.0" m/s2F=330N
C.a="3.0" m/s2F=110D.a="3.0" m/s2F=50N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A、B、C三个物体仍处于平衡状态,则
A.A物体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2N, 向左 
B.地面对A物体的摩擦力为2N,向右 
C.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为零  
D.A物体受到5个力的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一个定点滑轮左端通过细绳栓个质量M的物体,右端一个挂一个梯子和质量为的人处于静止状态,如果要使定滑轮上端的绳子拉力为零,人应如何运动,加速度多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