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中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第2条、3条…完全相同的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中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第2条、3条…完全相同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中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第2条、3条…完全相同的像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像皮筋伸长的长度都完全相同.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求出.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1)实验操作中需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其最根本的目的是______.
A.防止小车不能被像皮筋拉动
B.保证像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C.便于小车获得较大的弹射速度
D.防止纸带上点迹不清晰
(2)如图2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O、A、B、C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则应该用重力的下滑分量来平衡摩擦力,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B为AC时间段的中间时刻,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得,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vB=
xAC
tAC
=
18.59-5.53
2×5×0.02
cm/s=0.653m/s
故答案为:(1)B;(2)0.653.
举一反三
现提供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动能定理,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______
(2)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A,B,C三个计数点中应该选用______点的速度才符合要求.(填A,B或C)
(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该实验,先使小车不连接橡皮筋,发现小车在木板上加速下滑.则在橡皮筋弹力作用下,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橡皮筋弹力所做的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了验证动能定理,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组装了如图的装置外,
还备有下列器材: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天平、细沙.他们称量滑块的质量为M、沙和小桶的总质量为m.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桶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要完成该实验,则:
(1)还缺少的实验器材是______.
(2)实验时为保证细线拉力等于滑块所受的合外力,首先要做的步骤是______;实验时为保证细线的拉力与沙、小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小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______.
(3)在(2)问的基础上,让小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该两点的间距为L、打下该两点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v1、v2(v1<v2),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写出实验要验证的动能定理表达式______(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功为2W,3W…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的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交流电源和______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仪器安装时,可以不平衡摩擦力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D.每次实验小车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弹出
(3)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部分进行测量;图乙给出了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从中截取了测量物体最大速度所用的一段纸带,测得A、B、C、D、E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48cm,BC=1.60cm,CD=1.62cm,DE=1.62cm.已知相邻两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vm=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第1次至第5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试验次数橡皮筋做的功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vm(m/s)小车最大速度的平方vm2(m/s)2小车最大速度的立方vm3(m/s)3小车最大速度的平方根


v

(m/s)1/2
1W1.001.001.001.00
22W1.411.992.811.19
33W1.763.095.451.32
44W2.004.008.001.41
55W2.255.0611.391.50
(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关于该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放小车的长木板应尽量水平
B.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C.每次改变橡皮筋的根数,不必将小车拉到相同的位置释放
D.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2)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关于橡皮筋做功W与小车速度v的关系作出以下的猜想,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
A.W∝


v

B.W∝
1
v

C.W∝v2
D.W∝v3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动能定理,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气垫道轨上的某点B处,调节气垫轨道水平后,用钩码牵引滑块做功,每次滑块均从同一位置A静止释放,用滑块前端的力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测出力F,测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改变钩码个数,由此改变拉力,重复上述实验.

(1)该同学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2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为d=______mm,用前面已知的物理量表示速度V=______.
(2)设A.B之间距离为S,则每次力对物体做功为W=FS,为了研究W与V的关系应作出______的关系图象(从F-t、F-
1
t
、F-r2、F-
1
r2
图象中选择).
(3)设滑块质量为m,则该图线中斜率的表达式为k=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