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地面上A、B两点间有一P点距A点较近,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让物体从A以初速度v0向右滑动经过B为第一过程,然后,让物体从B以初速

如图所示,地面上A、B两点间有一P点距A点较近,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让物体从A以初速度v0向右滑动经过B为第一过程,然后,让物体从B以初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地面上A、B两点间有一P点距A点较近,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让物体从A以初速度v0向右滑动经过B为第一过程,然后,让物体从B以初速度v0向左滑动经过A为第二过程.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物块经过P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
B.物块滑到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
C.物块第一过程滑过B点的速度比第二过程滑过A点的速度大
D.物块两个过程滑行的时间相比较,前一过程较长
魔方格
答案
A、设第一过程,物块经过P点的速度大小为v1,物块从A到P摩擦力的平均值大小为f1,第二过程物块经过P点的速度大小为v2,物块从A到P摩擦力的平均值大小为f2,根据动能定理得:-f1SAP=
1
2
m
v21
-
1
2
m
v20
,-f2SBP=
1
2
m
v21
-
1
2
m
v20
,由于f1>f2,而SAP<SBP,所以无法比较摩擦力做功的大小,则无法判断物块两次经过P点动能的大小.故A错误.
B、物块滑到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由上知道,无法比较摩擦力做功的大小,则也无法比较摩擦产生的热量的大小.故B错误.
C、物块两次过程中,摩擦力做功相等,动能的损失相等,则物块第一过程滑过B点的动能与第二过程滑过A点的动能相等,速度大小相等.故C错误.
D、物块从A到B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减速直线运动,从B到A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两个过程位移大小相等,作出v-t图象所包围的面积相等,易得第一过程时间较长.故D正确.
故选D
举一反三
如图,在竖直向下,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长为l的绝缘轻杆可绕固定轴O在竖直面内无摩擦转动,两个小球A、B固定于杆的两端,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m1<m2 ),A带负电,电量为q1,B带正电,电量为q2.杆从静止开始由水平位置转到竖直位置,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在竖直位置处两球的总动能为EK(  )
A.W=
(q1+q2)El
2
B.W=
(q1-q2)El
2
C.Ek=
[(q1-q2)E+ (m2-m1)g]l
2
D.Ek=
[(q1+q2)E+(m2-m1)g]l 
2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两物体材料相同,且质量之比为3:1,它们以相同的动能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则甲、乙滑行的最大距离之比为(  )
A.1:3B.1:9C.3:1D.9: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三个木板1、2、3固定在墙角,木板与墙壁和地面构成了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如图所示,其中1与2底边相同,2和3高度相同.现将一个可以视为质点的物块分别从三个木板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并沿木板下滑到底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相同.在这三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着1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最大
B.物块沿着3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最多的
C.物块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一样多的
D.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不同;沿着2和3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相同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场强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有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当静止时,细线恰被拉成水平方向,求:
(1)小球的电性及匀强电场场强E的大小;
(2)若改变匀强电场方向,使其竖直向下,求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及绳子的拉力大小.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木板B,B的左端放一木块A,A与B的接触面粗糙,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可将A从B的左端拉到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水平面上,当A到达B的右端时,A的动能为20J;第二次不固定B使其可自由滑动,当A到达B的右端时,B向前滑动了2m,此时A、B的动能分别为30J、20J.求:

魔方格

(1)水平恒力F的大小;
(2)木板B的长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