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各组所说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光的折射现象、偏振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色散现象D.光电效应现象、康普
试题库
首页
在下列各组所说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光的折射现象、偏振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色散现象D.光电效应现象、康普
题型:不详
难度:
来源:
在下列各组所说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
A.光的折射现象、偏振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
C.光的衍射现象、色散现象
D.光电效应现象、康普顿效应
答案
举一反三
以下现象或实验结果,说明了光的波动性的是( )
A.肥皂薄膜上的彩色条纹
B.泊松亮斑
C.雨后天空中彩虹
D.海市蜃楼
题型:不详
难度:
|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B.光的双逢干涉实验和光的衍射实验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C.可用降温的方法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题型:不详
难度:
|
查看答案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解正确的是( )
A.光既是一种波又是一种粒子
B.个别光子是粒子,大量光子是波
C.光直线传播时表现为粒子性,发生干涉时表现为波动性
D.在光的干涉条纹中,明条纹是光子能够到达的地方,暗条纹是光子不能到达的地方
题型:崇明县二模
难度:
|
查看答案
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
A.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
C.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
D.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电效应现象
题型:北京
难度:
|
查看答案
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如图所示的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题型:嘉定区模拟
难度:
|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细菌对自然界的重要意义是( )A.促进物质循环B.促进有机物合成C.分解动植物的遗体D.释放二氧化碳和能量
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不平行必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
There ________ a book and two clocks on the desk. [ ]A.
从1979年***访美开启了中美合作新篇章开始,中美合作关系尽管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曲折和困难,但两国关系的复杂之处主要在
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4
读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回答11—13题。小题1:图中所示海峡中位于大洲洲界上的有A.①②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假想从某一天起,地球引力减小一半,对于漂浮在水面的船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船受到的浮力将减小,吃水深度
右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回答6一7题。小题1: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代表城市
月球距离地球大约3.84×105千米,一架飞机的速度约为8 ×102千米/时,若乘飞机飞行这么远的距离,大约需要(
如图所示,a 、b 为岸上灯泡S 发出的射入潜水员眼睛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潜水员看到岸上灯泡S 的像S’.
热门考点
下列几项表现了我国原始人的生活和生产情况,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时代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用火把肉烧
某学生用含有碳酸钠杂质的烧碱样品与盐酸发生反应.取了13.3g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适量的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200g 7
有一天,小明的同桌张强对他说,他一步可走2米多。小明心想:张强身高不到1.7米,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步走2米多,张强是吹
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唱祖国B.追求理想C.抨击时
收集空气样品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检验操场上与教室里空气的成分?
材料一: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平均消费在500~1 000元的占42.9%,2 000元以上的占11.7%。他们的生活费
My name is______. [ ]A. Mary Green B. Green Mary
对下图所反映历史主题的概括,最贴切的是( )A.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中国革命新模式 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
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其主要依据是: [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 B.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不抵抗政
电路里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①必须有______;②______.
套用式仿写
长度的测量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搭配不当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卫星中继通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排列数
点电荷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