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守

(1)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其放射线在磁场中不偏转的是γ射线
C.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要放出核能
D.由图可知,原子D和E聚变成原子核F要吸收能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玻尔根据氢原子光谱分立的特性提出电子轨道和原子能量量子化
B.温度升高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加快
C.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
D.浙江秦山核电站是利用轻核聚变释放核能的
答案
(1)D (2)A
解析
(1)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正确;
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遵循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因为射线γ不带电,本质是光子,所以放射线在磁场中不偏转的是γ射线。B对;
由图可知,原子核A的平均核子质量大于BC的平均核子质量,所以A发生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质量有所亏损,要放出核能,C对;
由图可知,原子核DE的平均核子质量大于F的平均核子质量,所以DE发生聚变生成原子核F时,质量有所增加,要吸收核能,D错;
故答案选D;
(2) 玻尔根据氢原子光谱分立的特性提出电子轨道和原子能量量子化,正确。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环境无关,与物理环境化学环境都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度不变,B错;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成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而来的,C错;
浙江秦山核电站是利用重核的裂变释放核能的,D错;
故答案选A
举一反三
(15分)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基础上引进了量子理论
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本质上都电磁波,且γ射线的波长
最短
(2)(9分)质量为2kg的平板车B上表面水平,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平板车一端静止着一块质量为2kg的物体A,一颗质量为0.01kg的子弹以600m/s的速度水平瞬间射穿A后,速度变为100m/s,如果A 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求:
①A的最大速度;             
②若A不会滑离B,求B的最大速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尔认为,氢原子的能级是量子化的
B.一个动量为p的电子对应的物质波波长为hph为普朗克常量)
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D.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方向移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原子处于基态时最稳定,处于较高能级时会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被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色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eV,用这种光照射逸出功为4.54 eV的金属表面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      eV。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高速运动的粒子去轰击原子核,是揭开原子核内部奥秘的基本方法。轰击结果产生了另一种新核,其核反应方程的一般形式为其中是靶核的符号,x为入射粒子的符号,是新生核的符号,y是放射出的粒子的符号。1919年卢瑟福首先做了用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反应方程式为:___。1930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核反应方程为: ____。至此,人们确认了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并将这两种粒子统称为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狭义相对论两个基本假设之一是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
B.变化的电场不一定能产生出变化的磁场
C.如果质点所受合外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D.在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的点位移始终最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