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A.发现了中子B.测出了中子的质量C.发现了电子D.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1913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A.发现了中子B.测出了中子的质量C.发现了电子D.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13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
A.发现了中子B.测出了中子的质量
C.发现了电子D.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答案
D
解析

举一反三
用速度为v0、质量为m1的He核轰击质量为m2的静止的7N核,发生核反应,最终产生两种新粒子A和B.其中A为8O核,质量为m3,速度为v3;B的质量为m4.
①计算粒子B的速度vB.
②粒子A的速度符合什么条件时,粒子B的速度方向与He核的运动方向相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甲是abg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则图乙中的检查利用的射线是
A.a射线
B.b射线
C.g射线
D.ag射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选修模块3-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B.汤姆孙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改变原子核的半衰期
D.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2)现有一群处于n=4的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能辐射出        种的不同频率的光子。
(3)自由的中子的质量为m1,自由的质子的质量为m2, 126C原子核的质量为m3,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126C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的花岗岩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含铀、钍等),会释放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射线是发生α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个
B.β射线是发生β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质量数减少了1个
C.γ射线是发生γ衰变时产生的,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不变,质子数不变
D.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氢原子能级图(如图)可判断:
A.氢原子跃迁时放出的光子的能量是连续的
B.电子的轨道半径越小,氢原子能量越大
C.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是最稳定的
D.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可用11eV的光子照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