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电子(PET)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15O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15O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

正电子(PET)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15O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15O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

题型:0106 期中题难度:来源:
正电子(PET)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15O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15O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象。根据PET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15O的衰变和正负电子湮灭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放射性同位素15O注入人体,15O的主要用途[     ]
A.利用它的射线
B.作为示踪原子 
C.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
D.有氧呼吸 (3)设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q,光速为C,普朗克常数为h,则探测到的正负电子湮灭后生成的光子的波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ET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_________________。(填“长”或“短”或“长短均可”)
答案
(1)
(2)B
(3)=h/mc
(4)短
举一反三
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了衰变而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圆形径迹,两圆半径之比为1:16
[     ]
A.该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
B.反冲核沿小圆做逆时针方向运动
C.原静止的原子核的原子序数为15
D.沿大回和沿小圆运动的粒子的周期相同
题型:0119 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约里奥·居里夫妇因发现人工放射性而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发现的放射性元素衰变成的同时放出另一种粒子,这种粒子是_______________,的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示踪技术,l mg 随时间衰变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估算4 mg的经多少天的衰变后还剩0.25 mg?
题型:江苏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强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危机。下列关于核裂变和核辐射的方程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题型:江苏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中,使用的核燃料是钚239,裂变时释放出快中子,周围的铀238吸收快中子后变成铀239,铀239()很不稳定,经过____________次β衰变后变成钚239(),写出该过程的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设生成的钚核质量为M,β粒子质量为m,静止的铀核发生一次β衰变,释放出的β粒子的动能为E0,假设衰变时能量全部以动能形式释放出来,求一次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题型:江苏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中放射性物质碘131的衰变方程为。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粒子为β粒子
B.13153I的半衰期大约是8天,则若取4个碘原子核,经16天就一定剩下1个碘原子核了
C.生成的13154Xe处于激发态,还会放射γ射线。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
D.13153I中有53个质子和131个中子
题型:0114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