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有质量均为m=1 kg的物块A和B(均视为质点),A、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4和μ2=0.1,相距L=0.75 m.

(12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有质量均为m=1 kg的物块A和B(均视为质点),A、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4和μ2=0.1,相距L=0.75 m.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有质量均为m=1 kg的物块A和B(均视为质点),A、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4和μ2=0.1,相距L=0.75 m.现给物块A一初速度v0使之向物块B运动,与此同时给物块B一个F=3 N水平向右的力使其由静止开始运动,取g=10 m/s2

求:
(1)物块B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要使A能追上B,v0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
(1)2 m/s2 (2)3 m/s
解析
1)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2mg=maB
解得aB=2 m/s2.
(2)设物块A经过t时间追上物块B,对物块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1mg=maA
xA=v0t-aAt2
xB=aBt2
恰好追上的条件为:v0-aAt=aBt
xA-xB=l
联立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t=0.5 s,v0=3 m/s.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传送带上,物体距传送带左端距离为L,稳定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当传送带分别以v1、v2的 速度做逆时针转动时(v1<v2),绳中的拉力分别为F1、F2;若剪断细绳时,物体到达左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1<F2B.F1=F2C.t1大于t2D.t1可能等于t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托盘测力计的托盘内固定一个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现将一个重4N 的物体A 放在斜面上,让它自由滑下,那么测力计因物体A 的自由滑下而变化的读数是(取g=10m/s2)(   )
A.0
B.3N
C.1N
D.2N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分)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在研究加速度a与小车的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没有注意始终满足  M>>m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某工厂生产流水线上水平传输装置的俯视图,它由传送带和转盘组成。物品从A处无初速放到传送带上,运动到B处后进入匀速转动的转盘,设物品进入转盘时速度大小不发生变化,此后随转盘一起运动(无相对滑动)到C处被取走装箱。已知A、B两处的距离L="10" m,传送带的传输速度=2.0m/s,物品在转盘上与轴O的距离R="4.O" m,物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O.25。取g=10m/s2。

小题1:求物品从A处运动到B处的时间t;
小题2:若物品在转盘上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物品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多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求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a=1m/s2上升时,试求:⑴运动员受到竖直绳的拉力大小       N;⑵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大小        N。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