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人在某行星表面以速率v竖直上抛一物体,经时间t落回手中,已知该行星的半径为R,则能在这个行星表面附近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所具有的速率为_____

(1)某人在某行星表面以速率v竖直上抛一物体,经时间t落回手中,已知该行星的半径为R,则能在这个行星表面附近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所具有的速率为___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某人在某行星表面以速率v竖直上抛一物体,经时间t落回手中,已知该行星的半径为R,则能在这个行星表面附近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所具有的速率为______
(2)游标卡尺读数是______cm,
当正确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物理量时,多用电表表盘示数如图1所承.此时选择开关对准×10Ω档,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
(3)“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①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小车,当作用力一定时(悬挂的砝码盘和盘内的砝码重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和砝码盘及盘内砝码的质量m后,直接用公式a=
m
M
g
求出.
②如图3所示为某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象,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4)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G1内阻r1的电路如图4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①待测电流表G1(0~5mA,内阻约300Ω);
②电流表G2(0~10mA,内阻约l00Ω);
③定值电阻R1(300Ω);
④定值电阻R2(10Ω);.
⑤滑动变阻器R3(0~1000Ω);
⑥滑动变阻器R4(0~20Ω);
⑦干电池(1.5V);
⑧电键S及导线若干.
(1)定值电阻应选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在空格内填写序号)
(2)用连线连接实物图.
(3)闭合电键S,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多组G1、G2的读数I1、I2,以I2为纵坐标,I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5所示.根据I2-I1图线的斜率k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______.

魔方格
答案
(1)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可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2v
t
,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即为卫星在其表面附近绕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该星球对卫星的引力(重力)提供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则mg=
mv2
R
,该星球表面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gR
=


2vR
t

(2)游标卡尺的读数为:主尺+游标尺=102mm+7×0.05mm=10.235cm
欧姆表的读数为:示数×倍率=40×10=400Ω
(3)①A、平衡摩擦力时不连接砝码盘,A错误;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B正确;
C、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小车,C错误;
D、小车与砝码盘一起加速运动,公式为mg=(M+m)a,D错误;
故选B
②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足.
(4)①根据实验的安全性和便于操作定值电阻选③,滑动变阻器选⑥;
③待测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约为1.5V,定值电阻中电流为几毫安,所以定值电阻选R1,电路设计为分压电路,滑动变阻器选小的便于操作,选R4
由分压原理,I1r1=(I2-I1)R1,由图象知I2-I1图象的效率K=
r1+R1
R1

联立解得:r1=(K-1)R1
答案为:


2vR
t
,10.235,400,B,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足,③,⑥,(K-1)R1
举一反三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_____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关系”,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气垫轨道上的某点B处,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后,用重力为F的钩码,经绕过滑轮的细线拉滑块,每次滑块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及相关计算如下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青岛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德州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宿迁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次数12345
F/N0.490.981.471.962.45
t/(ms)40.428.623.320.218.1
t2/(ms)21632.2818.0542.9408.0327.6
1
t2
/[×10-4(ms)-2]
6.112.218.424.530.6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长木板上,并用细绳跨过定滑轮与托盘相连,滑块右端连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开始时,托盘中放少许砝码,释放滑块,通过纸带记录的数据,得到图线 a.然后在托盘上添加一个质量为 m=0.05kg 的砝码,再进行实验,得到图线 b.已知滑块与长木板间存在摩擦,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绳中的拉力近似等于托盘和所加砝码的重力之和,g取10m/s2,则
①通过图象可以得出,先后两次运动的加速度之比为______;
②根据图象,可计算滑块的质量为______kg.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描绘额定电压为4.0V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研究小灯泡实际功率及灯丝温度等问题.
①根据实物图,在答题纸上的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②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b 端移动,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增大”,则分析电路的可能故障为______.
A.小灯泡短路
B.小灯泡断路
C.电流表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③根据 I-U 图线,可确定小灯泡在电压为2.0V时实际功率为______W.
④已知小灯泡灯丝在27℃时的电阻是6.0Ω,并且小灯泡灯丝电阻值 R 与灯丝温度 t 的关系为 R=k ( 273+t ),k 为比例常数.根据 I-U 图线,估算该灯泡正常工作时灯丝的温度约为______℃.

魔方格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

魔方格

①该同学用一个正方体小木块把小车轨道的一端适当垫高,如图甲所示,未挂重物时小车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用刻度尺测量出图中AB的距离l及小木块边长x.则小车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用题中所给符号表示)
②用细线绕过定滑轮挂上重物让小车加速下滑,不断改变重物的质量m,通过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打出的纸带测出对应的加速a.,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加速度与所挂重物质量m的关系的是______.

魔方格

③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相邻两点间距离如图所示,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学习小组为了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如图的装置外,还备有下列器材: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天平、细沙.他们称量滑块的质量为M、沙和小桶的总质量为m.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桶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要完成该实验,则:
(1)还缺少的实验器材______.
(2)实验时为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小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小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______,实验时为保证细线拉力为木块的合外力,首先要做的步骤是______.
(3)在(2)的基础上,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为L和打下这两点时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写出实验要验证的动能定理表达式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魔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