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题(15分)小题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在巴金的《家》中,觉民把屠格涅夫的“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

名著阅读题(15分)小题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在巴金的《家》中,觉民把屠格涅夫的“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名著阅读题(15分)
小题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巴金的《家》中,觉民把屠格涅夫的“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作为座右铭,体现了他的叛逆性格。
B.郭沫若《女神》的第一辑是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它们取材于古代传说或历史,独具风韵,令人神驰,开创了中国新诗剧的形式。
C.葛朗台是世界文学史上典型的吝啬鬼形象,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不许女儿恋爱,剥夺了女儿的遗产继承权。
D.《边城》写的三次端午节,都与翠翠的爱情紧密相关。第一次写她巧遇傩送,暗生恋情,第二次写她和傩送一起看赛船,第三次写傩送邀请她看赛船。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同鲨鱼英勇斗争的激烈场面,表现了老渔夫非凡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以及奋发向上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仍然要顽强拼博、永不屈服。
小题2: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前几回中,“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都具有总纲性质,试就其一作出说明。(5分)
(2)杨修是曹操的行军主薄,为人恃才放旷,曾多次触犯曹操忌讳,最终被曹操***害。请简述杨修触犯的曹操忌讳。(5分)
答案

小题1:AD
小题1:(1)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总体介绍了贾府的环境;(2分)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所见的人物,(2分)总体介绍了贾府的人物,(1分)所以起总纲作用。
或: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情节,(2分)总体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2分)明确了贾府的外部环境,(1分)所以也起总纲作用。
(2)(5分)①看出曹操书“活”字于门上是嫌门太阔;②分吃曹操的一盒酥;③看出曹操梦中***侍卫是假装的;④参与曹植、曹丕的皇位之争并触怒曹操;⑤最后,杨修在曹操兵驻斜谷时由“鸡肋”号令预知曹操退兵之意,因而让曹操以“扰乱军心”为名***害。(每点1分)
解析

小题1:A.应是“觉慧”;  D.第二次傩送因事外出,没有来。
小题1:此题考查文学名著的解读与积累,结合《红楼梦》与《三国演义》的内容作答。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10分)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选自《孝经·圣治章第九》)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小题2:文中周公名  ▲  。周文王被拘,因而写出了《  ▲  》。(2分)
小题3:文中认为做到守孝道,最重要的做法是    ▲    。(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
子贡向孔子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孔子对曾参说:“曾参啊!我讲的道,可以用一个道理把它贯穿起来。”曾参说:“我明白了。”曾子的师兄弟等孔子走后过来问:“这是什么意思呢?”曾子就告诉他们,“老师说,他讲的东西都可以用忠恕之道来概括。”
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把事情强加在我身上,我也不愿把它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啊,这可不是你能做到的。”
⑴以上文字对“恕”进行了阐释,请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恕”的内涵的一句话。﹙2分﹚
⑵请阐述在现代社会中该如何运用孔子的“忠恕”观进行人际交往。﹙3分﹚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阅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赦想收鸳鸯为小妾,叫刑夫人来求凤姐,凤姐推脱。刑夫人去探鸳鸯的心,并拉她去回贾母,鸳鸯只是低着头不动身。贾赦为此叫来了鸳鸯家人相逼,鸳鸯便到贾母那儿剪发明誓,死也不从。贾赦的企图因此无法实现。
B.凤姐生病,探春协助理家,亲娘舅死了,探春按制度行事,依例“赏银”。母女大闹一场。探春着手改革的第二步,是废除不必要的开支,精简节约,取消宝玉等人上学的点心、纸、笔的费用和每个姑娘每月的头油脂粉费,并委派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分别承包起各项事物。“探春理家”得到许多人的肯定与支持。
C.《红楼梦》中的人名大量地使用了谐音。例如甄士隐和贾雨村可以理解成“真事隐(去)”“假语村(言)”,贾政是“假正(经)”,贾链的名字则更直接暴露了其本质“假脸”,而贾宝玉则是“假宝玉”,是一块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
D.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牡丹亭》,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牡丹亭》,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牡丹亭》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小题1:翻译句子:(12分)
(1)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3)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小题2:请用“/”为下面一段文字断句。(5分)
亭 以 雨 名 志 喜 也 古 者 有 喜 则 以 名 物 示 不 忘 也 周 公 得 禾 以 名其 书 汉 武 得 鼎 以 名 其 年 叔 孙 胜 狄 以 名 其 子 其 喜 之 大 小 不 齐 其 示 不 忘 一 也
(苏轼《喜雨亭记》)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中关于张飞退敌的描写,回答问题。(6分)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张翼德退曹军与烛之武退秦师,同是退敌,却各有不同。比较二者特点,据此撰写一副对联。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