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日,“贫二代”一词蹿红网络,成为上周谷歌十大热点词汇之一,有65%的应届毕业生痛切感受到,“贫二代”在“拼爹游戏”中,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日,“贫二代”一词蹿红网络,成为上周谷歌十大热点词汇之一,有65%的应届毕业生痛切感受到,“贫二代”在“拼爹游戏”中,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来源:福建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日,“贫二代”一词蹿红网络,成为上周谷歌十大热点词汇之一,有65%的应届毕业生痛切感受到,“贫二代”在“拼爹游戏”中,注定是失败者。(2009年9月2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近日,长春外国语学校的一场保送考试引发了广泛质疑。据举报和调查,不少平时成绩平平甚至经常排在全年级倒数的同学,成绩“突飞猛进”,凭借这次考试一举获得保送资格,其背后则要么是教育医疗系统亲属,要么家境殷实。校方先是认为“疑似作弊”,后又表示“确实没有太大官的孩子”,不可能重考。(2010年12月12日《华西都市报》)
  材料三:“在幼儿园抢凳子‘我爸是科长’;在小学欺负同学‘我爸是主任’……”——网络上蔓延开来的“拼爹”流行语,生动展示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二代”问题。(2010年12月13日《法制日报》)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如何看待“拼爹游戏”这一社会现象?请简要阐述。(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拼爹”流行语折射社会转型时期的“二代”问题。
(2)示例一:公平、公正、公开应是一个社会的基本正义和原则,而“拼爹”现象颠覆了这一基本原则,加重了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的不公平,导致“读书无用论”的沉渣泛起。要实现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必须全民努力,特别是要给予底层人群上升的通道。毕竟这个社会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就能撑起来的。“拼爹”游戏遏制了社会的进步,终止“拼爹”游戏,我们的社会可以更加和谐。示例二:“拼爹”与“二代”现象需要理性对待。从社会角度看,无论贫富,人们都在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这种诉求最根本的前提就是要机会平等、公平竞争,而不能任由权贵和富人肆意破坏社会公平。当前,必须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特别是分配公平,避免部分社会群体产生的挫折感和被剥夺感。惟有如此,才会“爹”影不再,“拼爹”方休。 (答案不唯一)
举一反三
    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捐赠的肝脏在天津成功移植给了一位患者。请你以这位患者的名义给史铁生写一段感激的话。要求: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②不写称呼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从你的积累中选择一个妙用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量词,一个字用上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沾染墨汁,手起刀落,厚厚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线犹在耳畔。
        还有一“眼”井。是呀,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
        再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我国是日前世界上唯一没有确定国花的大国。因此,关于这个花卉王国最高荣誉的评选,竞争一度非常激烈,其中入选可能性最大的集中在“百花之王”牡丹和“花魁娘子”梅花以及“花中君子”兰花。请你从这三种花中任选一种,以该花的口吻,写一段自荐语,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100个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今年,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个城市共同创造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然而,伴随“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展开,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不断。有人认为,熄灯一小时是一场“秀”,实际意义不大。那么对于这个活动,你有何看法呢?请谈谈你的想法,不超过5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