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现代人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周迅”的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越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现代人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周迅”的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越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来源:0112 期中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现代人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周迅”的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越来越少了……
(1)请在省略号处再补写一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对此社会现象作出简要点评,不得少于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知道梅艳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梅兰芳的越来越少了。(类似均可)
(2)这反映了传统、经典文化遭冷遇,而流行、时尚文化受青睐的社会文化现象,这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价值观逐渐失衡造成的,我们应大力提倡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咬文嚼字》日前发布了“2008年十大流行语”。它们是:“山寨”、“雷”、“囧”、“和”、“不抛弃不放弃”、“口红效应”、“拐点”、“宅男宅女”、“不折腾”、“非诚勿扰”。“流行语”的认定,不仅要求它具有时尚性、大众化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具有某种表达效果:或言简意赅,或形象生动,或追新趋异,或突显语意,或发人深省,或引导联想。
  请参考下面的例句,在以上流行语(“囧”字除外)中,选一个自己熟悉的词语,结合流行语的特点,为它写一段解说性的文字。要求:(1)思想健康,立意明确;(2)不必刻意模仿例句;(3)不超过140字。
  “囧”是网络聚合力超强能量的最佳代表字。“为什么呢”?是因为字形上的那撇八字眉乃至被赋予无数联想的那半张表惊讶、表无奈、表沮丧、表悲凉或凄惨的嘴角吗?它是某族群、某社群乃至某年代的一个微缩,它是方便表述终难记录、快速蹿红终难细化的快捷键,它是进入我们所身处的时代的最好入口。它是中国表情的一种:“今天你囧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20l0年世博会临近,上海市政府开展了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活动。有些居委会甚至还组织了劝导队,佩戴红绸带,衣着整齐地立在小区门,看到有穿睡衣的居民便上前劝阻。
  材料二:对于上海市政府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上海热线网(www.online.sh.cn)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穿睡衣出门是“素质低,不文明的表现”的占42.03%,认为这“很正常,只是图个方便”的占33.95%,而选择“很正常,看不惯就不要看”的也有24.02%。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上海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语言生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
  示例:比赛得了冠军,可以直接说是“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比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_________”;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_____________”;甚至还可用“___________”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比赛平了,可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互交白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据2010年3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总经理沈长富近日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bt”,还有“囧”、“槑”等。他认为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用语会产生不好影响
  附:相关网络用语解释:
  3Q:同英语“Thankyou”。
  bt:即“变态”。
  囧:古同“炯”,明亮有神。网友依字形引申为“郁闷、悲伤、无奈”。
  槑:古同“梅”。网友依字形引申为“很呆、很傻、很天真”。
(1)请从沈长富列举的网络用语中举一个例子说明网络用语在构成或表意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沈长富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你的理由。(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下面的问题。
  2008年12月27日,战火降临加沙,以色列战机的子弹锋利无比,炸出的伤痕和鲜血,比任何事情都让人惊慌失措。这不是这块土地第一次遭遇子弹,自然更不是苦难的开始。混乱、封锁、空袭,这几乎可以概括加沙人十几年来的生活。他们只想简单生活,却完全身不由己,他们有理由怨恨以色列。同样,面对哈马斯的火箭弹,以色列普通居民也提心吊胆,他们对于哈马斯的厌恶也情有可原。几个普通的加沙人和以色列人的故事,组合起来仿佛一个巨大的问号——和平在哪里?
(1)请为本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对本则新闻所涉及的内容加以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