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大力将军蒲松龄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疑之。俯窥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大力将军 蒲松龄 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疑之。俯窥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物。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益骇。乃坐饮以伺其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糒①,堆累钟下。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一座尽骇。查问:“若个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啖多,无佣者。”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查遂携归,饵之,计其食略倍五六人。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 后十余年,查犹子令于闽,有吴将军六一者,忽来通谒。款谈间,问:“伊璜是君何人?”答言:“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曰:“是我师也。十年之别,颇复忆念。烦致先生一赐临也。”会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记忆。即命仆马,投刺于门。将军趋出,逆诸大门之外。视之,殊昧生平。窃疑将军误,而将军伛偻益恭。少间登堂,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既坐,方拟展问,将军颐少动,一姬捧朝服至,将军遽起更衣,查不知其何为。众妪捉袖整衿讫,先命数人捺查座上不使动,而后朝拜,如觐君父。查大愕,莫解所以。拜已,以便服侍坐。笑曰:“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查乃悟。既而华筵高列,家乐作于下。见将军日无别作,惟点姬婢养厮卒,及骡马服用器具,督造记籍,戒无亏漏。一日,执籍谓查曰:“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查愕然不受,将军不听。按籍点照,古玩床几,堂内外罗列几满。查固止之,将军不顾。稽婢仆姓名已,即令男为治装,女为敛器,且嘱敬事先生,百声悚应。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乃返,别查。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释: ①糗糒,干粮。 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查遂携归,饵之饵:给……吃。 | B.逆诸大门之外逆:背对着。 | C.众妪捉袖整衿讫讫:完毕。 | D.稽婢仆姓名已稽:查考。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坐饮以伺其人计其食略倍五六人 | B.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 | C.查乃悟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乃返 | D.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 | 小题3:下列言行全都能表现吴将军知恩图报的一组是:(3分) ①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 ②十年之别,颇复忆念 ③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 ④而后朝拜,如觐君父 ⑤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 ⑥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査伊璜在野外的寺庙中发现巨大古钟,好几个人抓耳挠腮皆无法掀动;而当时身为乞儿的吴六一却能轻易掀开。 | B.査伊璜见吴六一力大不凡,就鼓励他投身军队;又见他贫苦无助,就把他带回家,厚赠之后让他上路。 | C.査伊璜听说吴将军与自己有旧,但已经记不起来到底是谁;即便如此,他仍然带着仆人骑着马,上门投递名片。 | D.吴六一十多年来一直不忘査伊璜赐金之恩;见面之后不仅礼节备至,而且把自己的家产和奴婢分了一半给他。 |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9分) (1)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4分) (2)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2分) (3)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3分) |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A 小题5: ⑴(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钟,另一只手捧着食物放在筐里,往返几回才放完。 ⑵是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 ⑶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出于您的丰厚的赏赐。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逆:迎接。 小题2: 试题分析:C项都是副词,解为“才”。A项都是代词,前为“那”;后为“他的”。B项前面为代词,“它”;后面为结构助词,“的”。D项前面为动词,“认为”;后面为介词,“拿”。 小题3: 试题分析:①是査伊璜的行为,③描述一个客观事实 小题4: 试题分析:A项中“抓耳挠腮”形容人心里焦急、苦恼、忙乱时无计可施的样子。用在此处不对,这里是抠住古钟的双耳往上抬。 小题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本题解答时注意“乃”,“鞠”,“始”,“行”,“素”,“不才”,“得”。 【参考译文】 査伊璜,浙江人,清明时节在野外的寺庙里喝酒,看到大殿前面有一座古钟,比两个石瓮还大;上面留有泥土的痕迹和手印,都是新近才有的。査伊璜感到疑惑,俯身往钟里看,有一个竹筐,不知存储着什么。让好几个人抠住钟的双耳,用力往上掀,一点都不能抬动,就更加吃惊了。于是就坐着喝酒来等(在钟下放东西的)那个人。过了没多久,有个乞丐进来,带着(乞讨)获得的干粮,把它们堆积在古钟底下。(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钟,另一只手捧着食物放在筐里,往返几回才放完。把钟合上以后才离开,过了一会又来,手伸进去拿东西 吃,满座的人都很吃惊。査伊璜问:“那个男儿,你为什么要做乞丐呢?”回答说:“吃得多,没有人雇佣我 做事。”査伊璜因为他健壮,鼓励他去参军,乞丐发愁,觉得没有凭借这样做。査伊璜带着他回家,给他吃,算起来食量是常人的五六倍。为他换了新的衣鞋,又给他五十两银子作为路费。 过了十多年,査伊璜的侄子在闽地做官,有个将军叫吴六一,忽然来拜见。说话之间,问道:“伊璜是您的什么人?”回答说:“是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吴说:“他是我老师。作别十余年,很是想念。麻烦您转告先生,请他光临。”适逢査伊璜来到,于是就告诉他,伊璜全不记得这个人。立刻命令仆人备马,在吴将军门前投递名片。将军快步跑出,在大门外迎接伊璜。伊璜看他,觉得一点也不认识。私下里怀疑将军弄错了,但是将军弯着腰,越发恭敬。过了一会来到大堂,那些卷帘、搬座的人,都是年少姬妾。坐定,正想问清楚,将军动了动脸色,一个姬妾捧着官服到来,将军就起身换衣,査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众位姬妾为将军整理衣袖完毕,将军先让几个人把伊璜按在座位上,不让他动,然后行朝廷上的礼节,如同拜见君王。査大吃一惊,不理解为什么这样。朝拜完毕后,将军就穿着便服在他身旁陪坐。笑着说:“先生记不起那个举钟的乞丐了吗?”査这才明白。过了一会,高举盛宴,家里的歌妓在底下奏乐。伊璜见将军每天不做别的,只是清点姬妾奴婢的人数和骡马器用的数量,督促下人登记,告诫他们不要漏了什么。一天,拿着登记的文书对査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出于您的丰厚的赏赐。奴婢器物,我都不敢自己占着,请允许我分一半给您。”査大惊不接受,将军不顺从。按照文书点数,古玩和家具,几乎放满了厅堂内外。査坚持阻止,将军不理。考查奴婢仆人姓名完毕之后,就让男的备办行装,女的收拾器物,并嘱咐他们恭敬地服侍先生,底下都惶恐地答应。又亲自看着奴婢登上马车,马夫整治好骡马,这才回去,与査作别。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4分)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 姓项氏,名猛奴。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义兴人周荟为寿昌浦口戍主,见而奇之,因召与语。文育对曰:“母老家贫,兄弟姊并长大,困于赋役。”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就其母请文育养为己子,母遂与之。及荟秩满,与文育还都,见太子詹事周舍,请制名字,舍因为立名为文育,字景德。命兄子弘让教之书计。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之,文育不之省也,谓弘让曰:“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弘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庆之使荟将五百人往新蔡悬瓠,慰劳白水蛮,蛮谋执荟以入魏,事觉,荟与文育拒之。时贼徒甚盛,一日中战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荟于阵战死,文育驰取其尸,贼不敢逼。及夕,各引去。文育身被九创,创愈,辞请还葬,庆之壮其节,厚加馈遗而遣之。葬讫,会卢安兴为南江督护,启文育同行。累征俚獠,所在有功,除南海令。安兴死后,文育与杜僧明攻广州,为高祖所败,高祖赦之,语在《僧明传》。 后监州王劢以文育为长流,深被委任。劢被代,文育欲与劢俱下。至大庾岭,诣卜者,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文育曰:“足钱便可,谁望公侯。”卜人又曰:“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其夕,宿逆旅,有贾人求与文育博,文育胜之,得银二千两。旦辞劢,劢问其故,文育以告,劢乃遣之。高祖在高要,闻其还也,大喜,分麾下配焉。 (选自《陈书》,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哀:同情 | B.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善:与……交好 | C.及夕,各引去引:退却 | D.弘让壮之壮:使……雄壮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①文育以告,劢乃遣之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B.①厚加赗遗而遣之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C.①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D.①后监州王劢以文育为长流②作《师说》以贻之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弘让教周文育写字和算术,但周文育不以为然,认为博取功名只要有长矛就可以了。弘让听后大为赞赏,于是便教周文育骑马射箭。 | B.周文育本姓项,名叫猛奴,周荟见到他时认 为他是个奇特的人,于是便向自己的母亲请求把他收为养子。后来,改姓周,名文育,学习骑射。 | C.陈庆之派周荟慰劳白水蛮人,但蛮人却密谋活捉周荟送给魏,事情泄露后,周荟和周文育率兵抵抗。结果,周荟战死,周文育身上也多处受伤。 | D.王劢的职务被 别人替代后,周文育和王劢一同北下,但走到大庾岭时听信了卜人的话而返回,受到高祖的热烈欢迎。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之,文育不之省也。(5分) 译文: (2)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5分) 译文: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分)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完成后面题目(20分) 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耻其计谋不用,乃反怨望。而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图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 ——《史记·伍子胥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分)A.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隙:隔阂 | B.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猜贼:猜忌敌人 | C.子胥耻其计谋不用,乃反怨望怨望:怨恨情绪 | D.必树吾墓上以梓梓:梓树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王卒伐之而有大功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 B.今不见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C.我以死争之于先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D.令可以为器将以有为也 | 小题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的大夫和军事家。选文叙述了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亲自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的事实。 | B.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司马迁着重记述了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弃小义而灭大恨的事迹。司马迁饱蘸笔墨。略貌取神,立体化地突出了伍子胥的精神风貌。 | C.伍子胥是智勇双全的人物。他为吴国率兵打仗,为吴王称霸一时,立下了汗马功劳。 | D.他被赐死前对门客说的一番话,是预言,是现实,是政治远见,是身遭诬害的愤慨,也是对吴王昏庸的憎恨!这使伍子胥的形象达到了新的高度。 |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5分) (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6分)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3分)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②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③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④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⑤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①顾视 ②辟 ③当 ④迨 ⑤牖 ⑥既 ⑦凭 ⑧制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5分) 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②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小题3:下列加点词用法不一样的一句是:( ) (2分)小题4: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本文由记轩入笔,由轩及人,行文中始终渗透着一种家世之痛以及作者和亲人的深厚情感。 | B.文章首段先描写了项脊轩修葺前“小、破、旧、暗”的特点,接着又转入描写修葺后焕然一新的局面,令人印象深刻。 | C.文章第②段在通过“东犬西吠”、“鸡栖于厅”两个细节写出分家后的凌乱场面,流露出作者对家族衰败的哀痛。 | D.全文语言朴素自然,境界开阔,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平静而不露声色地叙写往事,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②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①。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②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③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③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④。太空冥冥⑤,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有年:丰收年 ②忭(biàn):高兴、喜欢 ③伊:发语词,无意义 ④太空:宇宙 ⑤冥冥:形容高远、深远 小题1:文章第①段列举了历史上的一些“记喜”的事件,有何作用?(2分) 小题2:文章第②自然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2分) 小题3:本文集中体现了苏轼 的思想情感 。(2分)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选择每题2分,共12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闻:闻名 B.未有知其修者 修:美好的样子 C.而彼且奚适也 适:到……去 D.此小大之辩也 辨:同“辨”分辨,分明 小题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知不及大知②则知明行无过矣③有冥海者,天池也④且适南冥也A.①与②的用法不同,③与④的用法也不同。 | B.①与②的用法相同,③与④的用法也相同。 | C.①与②的用法不同,③与④的用法相同。 | D.①与②的用法相同,③与④的用法不同。 |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 B.“小大之辩”是《庄子》中很重要的一个哲学命题,“小”和“大”在本质上都是有所依赖,有所期待的,只不过是量上的差别而已。 | C.庄子善于用寓言说理,第一段借助学鸠的无知,写出俗人的浅陋、不识大体的境界。鲲鹏之大与志在远方,和蜩鸠之小且无知,作了一个明显的对比。 | D.第二段假托“汤之问棘”的一段话,内容上与前文有重复,可以看出庄子行文在浪漫想象的同时,对文章的结构的把握却多有疏忽,白玉微瑕,十分遗憾。 | 小题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 ①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②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