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①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②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孟子·尽心上》) 【注】殉:同“徇”,顺从。 小题1:请简要概括孔子与孟子对于社会“无道”时的处世态度。(3分) 小题2:结合文段②,谈谈你对“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这句话的理解。(3分) |
答案
小题1:孔子认为,社会无道时,可以远离政治,隐藏自己,明哲保身;孟子认为,社会无道时,应该牺牲自我来捍卫正道。 小题2:孟子认为不应该用牺牲道的原则来迎合人,应该坚守正道;不可拿原则做交易,换取个人的利益。(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得3分)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分析孔子对于社会无道时的态度要细细品味“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无道就(辞退官职)把自己的主张藏在心里;分析孟子对于社会无道时的态度要细细品味“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的意思天下无道的话,自己不被重用,则以身守道。 小题2: 试题分析:“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意思是没听说用道来屈从于世俗的人和社会。解答时要抓住注释中对“殉”的解释,理解了殉是顺从的意思,本句话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 |
举一反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3分)(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C.序八州而朝同列 |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
|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夫晋,何厌之有? | B.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C.复驾言兮焉求? |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几个 | B.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殿阶 | C.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 | D.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骋:放开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 公姓陈氏,自颍川来,讳京。(大历元年)举进士,为太子正字、成阳尉、太常博士、秘书少监。自考功以来,凡四命为集贤学士。德宗登遐①,公病痼,舆曳就位,备哀敬之节,由是滋甚,遂以所居官致仕。贞元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终于安邑里妻党之室。无子。 大历中,公始来京师,中书常舍人衮,杨舍人炎读其文,惊以相视曰:“子云之徒也。”常以兄之子妻公,由是名闻。游太原,太原尹喜曰:“重客至矣。”授馆致饩,厚以泉布献焉。公曰:“非是为也,某尝为《北都赋》未就,愿即而就焉。其宫室城郭之大,河山之富,关闬之壮,与其土疆之所出,风欲之所安,王业之所兴,苟得闻而睹之足矣。若曰受大利,是以利来,盖异前志也。吾不能,敢辞。”遂逆大河,逾北山,仿佯而归。《赋》成,果传天下。为咸阳尉,留府廷,主文章,决大事。 泾人作难,公徒行以出,奔问官守。段忠烈之死,上议罢朝七日②。宰相曰:“不可,方居行宫,无以安天下。”公进曰:“是非宰相之言。天子褒大节,哀大臣,天下所以安也,况其特异者乎?”上用之。 巡狩所至,上行罪己之道焉,曰:“凡我执事之臣,无所任罪。予惟不谨于理而有是也。”将复前之为相者。公曰:“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③焉,德至厚也,而为相者复,是无以大警于后,且示天下。”率其党争之。上变于色,在列者成凶而退。公大呼曰:“赵需等勿退!”遂进而尽其辞焉。不果复。 初,礼部试士,有与亲戚者,则附于考功,莫不阴授其旨意而为进退者。及公则否,卓然有有司之道,不可犯也。 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慕司马相如、扬雄之辞,而其诂训多《尚书》《尔雅》之说,纪事朴实,不苟悦于人,世得以传其稿。 【注】①登遐:特指帝王之死。②建中四年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反,犯京师。戊申,德宗幸奉天。庚戌,朱此***司农卿段秀实。③引慝:承认罪过。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授馆致饩饩:食物 | B.河山之富,关闬之壮闬:墙垣,城墙 | C.将复前之为相者复:再 | D.逾北山,仿佯而归仿佯:游荡不定,流连忘返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非是为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B.在列者咸凶而退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C.厚以泉布献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D.常以兄之子妻公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德宗大历年间,陈京来到京师,中书舍人常衮、舍人杨炎读了他的文章后,惊讶地赞叹说:“是子云的徒弟。”常衮因此把哥哥孩子的女儿许配给他做妻子。 | B.陈京曾经游太原,太原百姓非常高兴,他们对他进行了丰厚的馈赠。陈京表示,他不是为这而来的,主要是为了完成《北都赋》,因此没有接受礼物。而他的《北都赋》写成后,果然天下传扬。 | C.忠烈公段秀实牺牲,皇上建议罢朝七天,宰相坚决反对。陈京严厉驳斥了宰相的说法,高度肯定了皇上的做法。最后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 D.陈京写有文章若干卷,其功力深厚,不同时俗。他的文章中多处指出了《尚书》《尔雅》中的错误。其文因记事朴实,不随便取悦于人,而得以世上流传。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曰受大利,是以利来,盖异前志也。(5分) (2)天子褒大节,哀大臣,天下所以安也,况其特异者乎?(5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傅岐字景平,仕梁,起家南康王左常侍,后兼尚书金部郎,母忧去职,居丧尽礼。服阕后疾废久之,复除始新令。县人有因斗相殴而死,死家诉郡,郡录其仇人,考掠备至,终不引咎。郡乃移狱于县,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法当偿死,会冬节至,岐乃放其还家。狱曹掾固争曰:“古者有此,今不可行。”岐曰:“其若负信,县令当坐。”竟如期而反。太守深相叹异,遽以状闻。岐后去县,人无老少皆出境拜送,号哭闻数十里。至都,除延尉正,入兼中书通事舍人,累迁安西中记室,兼舍人如故。 岐美容止,博涉能占对。大同中与魏和亲,其使岁中再至,常遣岐接对焉。太清元年,累迁太仆,司农卿,舍人如故。岐在禁省十余年,机事密勿,亚于朱异。此年冬,贞阳侯萧明伐彭城,兵败,囚于(北)魏。二年,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敕有司及近臣定议。左卫朱异曰:“边境且得静寇息人,于事为便。”议者并然之。岐独曰:“(北魏)高澄既新得志,何事须和?必是设间,故令贞阳遣使。若许通好,正是堕其计中。且彭城去岁丧师,今使就和,益示国家之弱。和不可许。”异等固执,帝遂从之。及遣使,魏果举兵入寇。 三年,迁中领军,舍人如故。二月,(北魏)侯景于阙前通表,乞割江右四州安置部下,当解围还镇。敕许之,乃于城西立盟。求遣召宣城王出送。岐固执宣城王嫡嗣之重,不宜许之。乃遣石城公送之。及与景盟讫,城中文武喜跃,冀得解围。岐独言于众曰:“贼举兵为逆,岂有求和。”及景背盟,莫不叹服。寻有诏,以岐勤劳,封南丰县侯。固辞不受。宫城失守,岐带疾出围,卒于宅。 (节选自《南史·循吏传》,列传第六十)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阕后疾废久之废:中止。 | B.郡录其仇人录:记录。 | C.终不引咎引:承认。 | D.其若负信负:违背。 |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傅岐有远见的一组是(3分)( ) ①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 ②必是设间,故令贞阳遣使 ③和不可许 ④求遣召宣城王出送 ⑤贼举兵为逆,岂有求和 ⑥宫城失守,岐带疾出围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岐讲孝道并以诚信待人。母亲去世而离职,居丧期间备尽丧礼;有个囚犯按刑法应抵命,傅岐放他回去探家,那人竟然也能守信按期限返回。 | B.傅岐在做地方官时深得百姓爱戴。他离开始新县时,人们不分老少都走出县境跪拜送别,哭喊声几十里外都能听到;傅岐回到都城后得到升迁。 | C.傅岐做事勤勉并有见识。他在禁省内十多年,处理机要事务十分勤勉;在萧明派使者回来陈述魏国想要互通友好一事的看法上,更是与众不同。 | D.傅岐在原则问题上敢于坚持己见。北魏的侯景要和梁订立盟约,请宣城王出城送行,傅岐坚决制止要宣城王出城送行的做法,主张派石城公送行。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郡乃移狱于县,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5分) (2)左卫朱异曰:“边境且得静寇息人,于事为便。”议者并然之。(5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