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稼 轩 记治之北可里所,故有旷土存,三面傅城,前枕澄湖如宝带,其从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截然砥平,可庐以居,而前乎

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稼 轩 记治之北可里所,故有旷土存,三面傅城,前枕澄湖如宝带,其从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截然砥平,可庐以居,而前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稼 轩 记
治之北可里所,故有旷土存,三面傅城,前枕澄湖如宝带,其从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截然砥平,可庐以居,而前乎相攸者皆莫识其处,天作地藏,择然后予。
济南辛侯幼安最後至,一旦独得之。既筑室百楹,财占地什四。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五尺为一弓)。意他日释位得归,必躬耕于是,故凭高作屋下临之,是为“稼轩” 。田边立亭曰“植杖” ,若将真秉耒耨之为者。东冈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径款竹扉,锦路行海棠。集山有楼,婆娑有室,信步有亭,涤砚有渚。皆约略位置,规岁月绪成之,而主人初未之识也。绘图畀予曰: “吾甚爱吾轩,为吾记。 ”
予谓侯本以中州隽人,抱忠仗义,章显闻于南邦,齐虏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毚(chán)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通“走”)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简深知。入登九卿,出节使二道,四立连率(“连率”即“连帅“,指地方长官)幕府。顷赖氏祸作,自潭薄于江西,两地惊震,谭笑扫空之。使遭事会之来,挈中原还职方氏(职方氏:掌管国家版图的官员。还职方氏,指收归版图),彼周公瑾、谢安石事业,侯固饶为之。此志未偿,因放浪林泉,从老农学稼,无亦大不可欤?
若予者伥伥一世间,不能为人轩轾(xuānzhì喻指高低轻重),乃当夫须袯襫[bó shì蓑衣之类的防雨衣 ],醉眠牛背,与荛童牧孺肩相摩,幸未黧老时及见侯展大功名,锦衣来归,竟厦屋潭潭之乐,将荷笠棹舟,风乎玉溪之上,因园隶内谒曰:“是尝有力于稼轩者”。侯当辍食迎门,曲席而坐,握手一笑,拂壁间石细读之,庶不为生客。
侯名弃疾,今以右文殿修撰再安抚江南西路云。
小题1: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衍:扩展,延伸
B.若将真秉耒耨稻田之为者秉:持,拿
C.而主人初末之识也识:记述,记载
D.幸未黧老时及见侯展大功名幸:有幸,幸而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体现辛弃疾过人的识见和才能的一组是(3分)(  )
①前乎相攸者皆莫识其处,天作地藏,择然后予
②意他日释位得归,必躬耕于是,故凭高作屋下临之,是为“稼轩”
③侯本以中州隽人,抱忠仗义,章显闻于南邦   
④齐虏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
⑤顷赖氏寇作,自潭薄于江西,两地惊震,谭笑扫空之
⑥使遭事会之来,挈中原还职方氏,彼周公瑾、谢安石事业,侯固饶为之
A.①②④B.③④⑤C.③⑤⑥D.①⑤⑥
小题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二段的笔墨不是屋室而是优美雅致的园圃,作者从屋顶的命名中揣测园主的隐逸之志,这比一般作记的人高出一筹。
B.第三段用生动;传神的文字表现辛弃疾的大将风采。例如,以“如挟毚兔”喻其剽悍勇武,以“束衔马枚”状其军纪整肃等等。
C.第四段富于情味地描述着“稼轩”完全修建好后老友相聚的图景,散淡飘逸,其乐融融,体现了两人相投的志趣和真挚的友情。
D.本文既充满对辛弃疾志向和才***高度赞扬,也表明了对他壮志未酬便欲退隐躬耕的惋惜和规劝。借记园发挥,深化了文旨。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其从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截然砥平,可庐以居。(3分)
(2)顷赖氏祸作,自潭薄于江西,两地震惊,谭笑扫空之。(3分)
(3)此志未偿,因放浪林泉。从老农学稼。无亦大不可欤?(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
(1) 译文:它的长度(纵深)是一千二百三十尺,宽度(横向)是八百三十尺,界限分明,(很)平坦,可以建造房屋来居住。(得分点:从:长度、纵深;砥平:平坦、像磨刀石一样平坦;庐:建造房屋、筑舍。)
(2) 译文:不久赖氏叛乱发生,(势力)由潭州迫近江西,两地震惊,(但)幼安在谈笑之间就把叛军扫荡一空。(得分点:顷:不久;作:发生、开始;薄:迫近、逼近。)
(3) 译文:这个志向还没有实现,就在山林泉石之间放浪形骸,跟着老农学习种庄稼,不是太不应该了吗?(得分点:偿:实现;从:跟着;无亦…….欤:“不亦……乎”,表反问译为“不是…….吗”)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幸:希望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定要关注其具体的语境,把它放到句子中去释义,其在句子中的意义,就是该词在文中的含义。  “未黧老时及见侯展大功名”不是事实,只是希望。所以,幸,不能释为“有幸,幸而”,而应是“希望”。
小题2:依据题***要求,先了解各句的大意,然后采用排除的办法来确定答案。②是表现辛弃疾的隐逸情调,由此可排除A;③是表现辛弃疾的忠义,由此可排除BC两项。
小题3:C作者想象的重逢场景是在辛弃疾成就了大功业之后,借此委婉地表明态度:隐居应是最后的归宿而非现在的选择。
小题4:这三个句子,除了“无亦……欤”这一固定句式外,最主要的是几个关键词的理解和把握。“无亦……欤”,“不亦……乎”,表反问译为“不是……吗”。句中有两个“从”字的理解很关键,第(1)句的“从”,可看作“纵”的通假,从:长度、纵深;第 (3)句中的“从”,作动词,跟着。其它几个关键词语为:砥平:平坦、像磨刀石一样平坦;庐:建造房屋、筑舍;顷:不久;作:发生、开始;薄:迫近、逼近。;偿:实现。
【参考译文】
州城北面大约一里左右的地方,原有一片空旷的地方,三面依附着城墙,前面枕着一条像玉带一样清澈的湖水,它的长度(纵深)是一千二百三十尺,宽度(横向)是八百三十尺,界限分明,(很)平坦,可以建造房屋来居住。但是以前来勘查住宅基地的人,都没有发现这块地方。天生的一块好地方,要挑选合意的人,这样以后才能给他。
济南府的辛幼安最后来到这里,一下子独占了这个地方。盖了一百间房以后,才占了十分之四的地方。于是空下左边的地作为园圃,大片的稻田居然延伸到五丈远的地方。设想自己将来卸任回家,一定要在这里亲自耕田,所以在高处建了一座房屋,下面靠近稻田,这就是“稼轩”。给田边修建的亭子取名“植杖”,好像真的要拿着锄头耕田种地一样。东边的山岗,西边的土丘,背面的田庐,南边的山麓,青色的小路通向竹林,锦绣般的路边种植着海棠。在小山汇集的地方有楼阁,在树影婆娑的地方有房屋,要漫步有亭台,要洗砚水中有洲渚。都大致安排布置好了,在既定的时间里一一完成,而主人一开始并没有记下这些。他画了图交给我说:“我很喜欢我的稼轩,请为我写一篇记吧。”
我认为辛幼安本来是中州才华出众的人,满怀忠心义气,在南国彰显闻名。齐地的叛贼乘他南下之机背叛国家,辛幼安赤手空拳率领五十个骑兵将叛贼从五万人中捆绑回来,就像逮住一只狡兔(那样容易)。(之后)命令军队束住马嘴,兵士口中含枚(防止喧哗),艰难辗转向西进军淮水,整天整夜没吃一点东西。雄壮的声威和英勇的气概,使那些怯懦的人都为之奋起,皇上召见他不由得再三赞叹,因此被皇帝察知,受到重用,列位九卿,担任两路转运使,四次任安抚使。不久赖氏叛乱发生,(势力)由潭州迫近江西,两地震惊,(但)幼安在谈笑之间就把叛军扫荡一空。如果遇到机会到来,让他带领中原人收复国土,那周瑜,谢安的功业啊,他一定足以建立。这个志向还没实现,就在山林泉石之间放浪形骸,跟着老农学习种庄稼,不是太不应该了吗?
像我这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无所适从,不能够被人重视,才应当赶快穿着蓑衣,醉卧在牛背上,和打柴放牛的孩子混在一起。希望在我没有变老的时候,来得及看见幼安施展抱负,建功立业,衣锦荣归,尽享大屋深宅的快乐,戴着斗笠,划着小船,迎风于玉溪之上。通过管园的人向内拜见说:“这是曾经为稼轩出过力的人。”幼安定会停下吃饭,到门口迎接,与我联席而坐,握手相视而笑,拂着壁石刻的《稼轩记》细细读来,大概我 不算生客吧。
辛幼安名叫弃疾,现在带着右文殿修撰的职衔,第二次任江南西路的安抚使。
举一反三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定公问:“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选自《论语·子路第十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赵康靖公神道碑
苏 轼
公讳既,字叔平。七岁而孤,笃学自力。年十七举进士。当时闻人刘筠、戚纶、黄宗旦皆称其文词必显于时,而其器识宏远,皆自以为不及。天圣五年,擢进士第三人,授将作监丞,通判海州。归见父老故人,幅巾徒步,人人至其家。召试学士院,出知涟水。
公为进士时,邓馀庆守涟水,馆公于官舍,以教其子。馀庆所为多不法,公谢去。数月,馀庆以赃败。及公为守,将至,或榜其所馆曰豹隐堂,赋者三十余人。岁饥,公劝诱富民,得米万石,所活不可胜数
出知洪州,属吏有郑陶、饶奭者,挟持郡事,肆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有归化兵,皆故盗贼配流已而选充者。奭与郡人胡顺之共造飞语以动公,曰:“归化兵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有变。”公笑不答。会归化卒有自容州戍所逃还犯夜者,公即斩以徇,收陶下狱,得其奸赃,且奏徙奭歙州,一郡股栗。
知滁州,山东大贼李小二过境上,告人曰:“我东人也。公尝为青州,东人爱之如父母,我不忍犯。”遂寇庐、寿,犬牙不入境。李参为河北转运使,职事办治,进秩二等,且官其一子。郭申锡为谏官,争之曰:“参职事所当办,无功,不可赏。”上怒,欲罪申锡。公言:“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吾过。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
英宗即位,迁户部侍郎,又迁吏部。熙宁初,迁左丞,公年七十矣,求去位,不许。章数上,乃以为观文殿学士、吏部尚书、知徐州。遂请老不已,以太子少师致仕。六年正月十五日薨,享年八十八。
公为人乐易深中,恢然伟人也。平生与人,实无所怨怒,非特不形于色而已。专务扬善掩恶,以德报怨,出于至诚,非勉强者。天下称之,至于敦尚契旧,葬死养孤,盖不可胜数。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注:乐,和睦快乐;易,平易近人;深中,城府深。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皆称其文词必显于时显:显扬
B.馀庆所为多不法,公谢去谢:告诫
C.公即斩以徇徇:对众宣示
D.毋面从吾过从:通“纵”,放过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赵公为人“乐易”的一组是(3分)
①七岁而孤,笃学自力         ②幅巾徒步,人人至其家     
③公笑不答                   ④东人爱之如父母,我不忍犯
⑤遂请老不已                 ⑥敦尚契旧,葬死养孤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公曾当过涟水太守邓馀庆的家庭教师,他发现邓馀庆做了很多不守法纪的事就及早离开了,后来有人在他当年教书的地方挂上匾额为“豹隐堂”,意含称赞。
B.赵公到地方做洪州知州,属下有两小吏叫郑陶、饶奭,他们把持着郡里的事务,肆意做一些不守法纪的事情,前任知州不能管制他们,后来赵公惩治了他们。
C.赵公担任滁州知州,山东的大盗李小二路过滁州却没有进犯,原因是李小二是山东人,而赵公曾在山东青州做知州时有恩于他,被他当父母一样敬重。
D.赵公专心致力于宣扬别人的好处,讳言别人的过错,用恩惠去回报别人的仇怨,这些都是发自内心最真诚的心意,不是勉强做的。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而其器识宏远,皆自以为不及。(3分)
(2) 公劝诱富民,得米万石,所活不可胜数。(3分)
(3) 平生与人,实无所怨怒,非特不形于色而已。(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10分)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须 知 有 性 情 便 有 格 律 格 律 不 在 性 情 外 《诗 三 百》 半 是 劳 人 思 妇 率 真 言 情 之 事 谁 为 之 格 谁 为 之 律 而 今 之 谈 格 调 者,能出其范围否?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                                              (节选自《随园诗话》)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小题2:《随园诗话》的作者是       ,他提出的      ,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
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2分)
小题3: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文本的观点。(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萧燧(1117-1193),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秩满,当为学官,避桧,调静江府察推而归。  
燧未第时,梦神人示以文书,记其一联云:“如火烈烈,玉石俱焚;在冬青青,松柏不改。”已而果符前事。未几,丁忧。三十二年,授靖州教授。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累迁至国子司业兼权起居舍人,进起居郎。
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制坐视?” 为请诸朝,发太仓来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①主文:主持考试。 ②镪:成串的钱。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易:轻视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阙:空缺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
①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②③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燧政绩卓着,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早,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仕敢欺心耶!
(2)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3)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制坐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闻其有异材,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曰:“以此何为? ”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
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城之中,称以出疆,何也? 且盐铁,郡有余臧,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 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偃穷诎。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欺内属,发兵攻***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选自《汉书》)
[注] ①繻,用作通行证的帛。   ②传,凭证。  ③制,帝王的命令。
④横草,使草倒下。     ⑤孤于外官:孤,远。外官,指使者之职。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徐偃使行风俗行:推行
B.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矫:假托
C.干名采誉干:求取
D.臣宜被坚执锐锐:锋利的兵器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武帝异其文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弃繻而去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以从民望,干名采誉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终军十八岁就被选为博士弟子,去长安过关时,拒绝接受通行证,认为自己此去一定不会再返回。
B.徐偃受命出使外国,不遵守法纪,独断专行,事后还巧言狡辩,终军受命审理此
案,严厉地驳斥了徐偃,使他理屈词穷。
C.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自己过去没有什么功劳,现在愿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当好使者的助手,保证完成任务。
D.终军请缨赴南越,且成功地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只是因为南越发生了内乱,使他功败垂成,年仅二十多岁就为国捐躯。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太守闻其有异材,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4分)
(2)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3分)
(3)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