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公鸡施粥光绪三年,淮河发大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河南济源偏北有一铁牛镇也来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这铁牛镇虽然有几个富户,但个个悭吝,比铁公鸡还抠,大伙儿私下

铁公鸡施粥光绪三年,淮河发大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河南济源偏北有一铁牛镇也来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这铁牛镇虽然有几个富户,但个个悭吝,比铁公鸡还抠,大伙儿私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铁公鸡施粥
光绪三年,淮河发大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河南济源偏北有一铁牛镇也来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这铁牛镇虽然有几个富户,但个个悭吝,比铁公鸡还抠,大伙儿私下里称铁牛镇为“铁公鸡镇”。
灾民等待施舍,但富户们家家大门紧闭。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正绝望之时,镇北的周家忽然传出消息:周家将开粥棚!消息震惊了铁牛镇!要知道,在众多铁公鸡中,周老爷子的吝啬可是鼎鼎有名的。周老爷子今年七十了,虽不是铁牛镇的首富,但财力着实雄厚,只是周老爷子吝啬持家,周家上下连一个胖子都没有,他自个儿更是瘦骨嶙峋。前阵子他的小儿子成亲,宴席上的馒头居然是一半白面一半糠麸,菜也是素多荤少,规格比有些穷人家的婚宴还差。
如今他居然肯设粥棚,颇令人大惑不解。可眼瞅着几口大锅支了起来,家丁们劈柴烧火,不像是假的。很快,周家放出规矩:“领粥时,必须说‘周老爷真慷慨,周老爷真是大善人’,然后跪下来朝周家大门磕个头……”一碗稀粥居然让人家磕头,太过分了。但饿肚子的滋味真不好受,灾民们只好自觉地排起了长队。水滚开时,围观的百姓们看着周家的伙计朝大锅里下了两瓢米,不由嘀咕道:“这么大的锅,下这么点儿米,这粥可真够稀的!”这时,那伙计又打开另一口袋子,舀出来一瓢东西,大伙儿一看,惊叫道:“米糠?”一锅粥,两瓢米加五瓢糠,粥是稠了,味道可就……没想到老爷子做善事也打折扣,这不明摆着让大家戳脊梁骨吗?家人很不满,小儿子年轻气盛,跑到堂屋跟老爷子吵了起来。“爹,韩信衣锦还乡本可***了那个让他钻裤裆的家伙,但他让人做了官,赢得了好名声。可你呢?做个粥棚,一天花上一袋米,一个月也就三十袋米而已……”“你有本事给我弄三十袋米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辛苦攒下的家业迟早要被你们这些败家子败光!”周老爷子气呼呼地走了。灾民们感谢周家做善事,跪在地上朝坐在太师椅上的周老爷子磕了个头,才换得一碗黄粥,泪眼婆娑地蹲在一边喝。牺牲了尊严才换来的东西,虽然果腹,心里却在滴血……灾民们磕头讨饭,眼泪汪汪地喝粥,这幅凄惨的情景使铁牛镇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
周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没有施舍的富户们则耻笑周老爷子做了件蠢事。周老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便改了规矩,领粥时可以不跪,但必须为周家做一天活。这个规矩倒还不错,但周家哪有那么多活给人干?于是周老爷子将家里的佣工全部遣走,这些人聚拢起来朝周老爷子讨说法,周老爷子的回话倒也简单:谁干活只要三餐饭,不要工钱,就可以留下。小儿子担心:“爹,灾民们固然用着便宜,可他们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咱们家再找人可就难了。”周老爷子说他们肯定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活计。小儿子豁然开朗,这老爷子真算计到家了,够狠!结果铁牛镇的小工价格直线下降。
水灾过后,铁牛镇又恢复了原样。但是,周老爷子的名声在这半年里变得臭不可闻,人们只要提起他,干脆以“老鬼”相称。
这年周老爷子病重,临死前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们不知道,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我原来也讨过饭,当时和我一起讨饭的好朋友,他一生都在讨饭,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大家惊奇地听着。“因为他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人家,大米饭白馒头管够,让他觉得讨饭的日子真不错;而我运气不好,讨饭被狗咬,被人打,所以我恨透了讨饭。”周老爷子沉痛地说,“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人不做粥棚,我做,但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我落了个坏名声,却总好过给铁牛镇增加一批乞丐……”
说罢,溘然长逝。周家子孙将丧礼办得非常寒酸,百姓们纷纷议论周家孩子不孝,但周家人不在意。几十年后,周家还在,子孙兴盛,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相继败亡。
小题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开头,交代了故事背景,将铁牛镇形象生动地称作“铁公鸡镇”,为故事的发展作铺垫。
B.从小说中小儿子与周老爷子的争执中,可以看出小儿子和周老爷子截然不同,是个慷慨大方,仗义疏财,富有正义感的人。
C.“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们不知道,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为他们好”是指帮助灾民自力更生,“为你们好”是指为子孙保留财富。
D.“这幅凄惨的情景使铁牛镇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这一句中的“悲伤”,既指灾民们泪眼喝粥的惨状,又指他们为一碗黄粥丧失尊严。
E.周老爷在所施的粥中加糠的吝啬行为与其他富户们对周老爷的耻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周老爷子的性格特征。
小题2:请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4分)
小题3:在塑造周老爷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结合文章略作分析(4分)
小题4:周老爷子临终那番话颇有深意,请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理解。(8分)
答案

小题1:AD
小题2: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周老爷子开设粥棚。但要求领粥者磕头,米少糠多的粥引起饥民和家人的不满。周老爷改磕头为干活,辞佣工。周老爷名声臭不可闻,临终之语却让家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评分提示】共4分,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题3:①抑扬。小说开始,众人眼中的周老爷吝啬、固执,声名很臭,但最后子孙才知周老爷的一片良苦用心,显示出周老爷的善良和深谋远虑。②衬托。小儿子是陪衬人物,衬托了周老爷这一人物形象。
小题4:示例一:老爷子临终前的那番话中“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表明他是一个很特别的“铁公鸡”,做事有自己的思想、价值观,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乡民。乐施好善、有心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当今社会上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但行善亦应有道。我们身边有一些善心人或救助机构,有心施善或帮扶,可有些方式让受助者失却了尊严,有的救助后跟踪调查不力,钱与物没有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受助者没有真正走出困境,反而陷入了依赖的泥潭。
示例二:老爷子临终前的那番话有深意,他教育家人要勤俭持家过日子,钱要用在刀刃上,以防止子孙由富变骄奢,文中说“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结尾一段有照应:“几十年后,周家还在,子孙兴盛,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可见子孙们听懂、遵守了周老爷子的临终遗言。中华民族有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子承父业发扬光大等优秀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B项“是个慷慨大方,仗义疏财,富有正义感的人”错,小说中小儿子与周老爷子的争执,是因为周老爷子做善事打折扣而被人戳脊梁骨,表达不满。C项“指为子孙保留财富”错,他教育家人要勤俭持家过日子,钱要用在刀刃上,以防止子孙由富变骄奢。E项,并没有形成鲜明的对比。
点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阅读思维过程。一般说来,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体段落(结构段落除外)都相对集中地表达了一个中心意思。段落的中心有时用中心句或中心词加以概括,这种中心句或中心词往往分布在段首的开启句或段末的收束句。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或中心词,这就要在深入把握句际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一个上位的词句总括全部内容,这就是概括段落的中心。一个段落的中心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一般来说,文章有几个主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要点。多个内容要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的关系组合链接在一块,就形成了全文的中心。
小题2:试题分析:先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这几个阶段,概括故事情节。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周老爷子开设粥棚。但要求领粥者磕头,米少糠多的粥引起饥民和家人的不满。周老爷改磕头为干活,辞佣工。周老爷名声臭不可闻,临终之语却让家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点评:小说情节的概括一般考查这样几方面的内容: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解答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解题时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字样编织。(2)用主谓句,以主人公为叙述角度叙述。(3)模式,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小题3:试题分析:小说开头写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周老爷子开设粥棚。但要求领粥者磕头,米少糠多的粥引起饥民和家人的不满。周老爷改磕头为干活,辞佣工。周老爷名声臭不可闻,临终之语却让家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显示出周老爷的善良和深谋远虑,先抑后扬。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形象说是周老爷的小儿子,作者以此来衬托周老爷这一人物形象。
点评: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一般的手法是采用肖像描写、动作(包括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神态描写等方法。为了人物形象的丰满,作者还常借用一些艺术手法来塑造和表现人物的个性和内心世界,比如:抑扬、烘托、衬托等等。
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先作句子含意的理解来作答,然后再联系现实。老爷子临终前的那番话中“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表明他是一个很特别的“铁公鸡”,做事有自己的思想、价值观,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乡民。
点评:探究对某一观点的理解,实是一篇小论文。首先是要有自己的观点即论点。观点的提出,需要根据所给的材料归纳得出,不能脱离文本去另起话题。论述时应有理有据,最好能用文本中的材料作支撑,如果题目有明确要求,需根据题目要求去做。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①,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攻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
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①《史记索隐》韦昭云:“赵奢子括也,代号马服。”
小题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章邯棘原军:军队
B.愿将军计之孰:通“熟”,仔细地
C.约共攻秦,分其地王:称王
D.使候始成使项羽阴:暗中,暗地里
小题2:长史欣和陈馀劝说章邯的角度和目的均不同,但看法却一致,选出符合两人一致意见的一项(    )(3分)
A.认清所处境地,与项羽订立盟约。
B.认清赵高的为人,看清个人危险处境。
C.认清天下形势,及早称王称霸。
D.认清当前形势,及早做好反叛准备。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和驻扎在漳河南面的项羽的军队,相持未战。由于秦二世对秦军状况很不满意,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
B.长史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他非常害怕,赶快奔回棘原军中,都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人追赶,没有追上。
C.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劝他赶快反叛。
D.陈馀也给章邯写了封信,用白起和蒙恬有功却被***的事劝告他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3分)
                                                                      
②、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
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应谨慎选择。
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D.如不选择与仁德为邻,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小题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孔子对“择友”和“择处”的观点。(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沆少好学,器度宏远,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相府召试约束边将诏书,既奏御,太宗甚悦,命直史馆。雍熙三年,太宗谓宰相曰:“李沆、宋湜,皆嘉士也。”即命中书召试,并除右补阙、知制诰。沆位最下,特升于上。四年,与翰林学士宋白同知贡举。谤议虽众,而不归咎于沆。入翰林为学士。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真宗还,沆迎于郊,命坐置酒,慰劳久之。真宗问治道所宜先,沆曰:“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问其人,曰:“如梅询、曾致尧等是矣。”帝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弱,盖奸邪难辨尔。沆对曰:“佞言似忠,奸言似信,至如卢杞蒙蔽德宗,李勉以为真奸邪是也。”真宗曰:“奸邪之迹,虽曰难辨,然久之自败。”
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曰:“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①,大营宫观,蒐②讲坠典③,靡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遂谓之“圣相”。
景德元年七月,沆待漏将朝,疾作而归,诏太医诊视,抚问之使相望于道。明日,驾往临问,赐白金五千两。方还宫而沆薨,年五十八。上闻之惊叹,趣驾再往,临哭之恸,谓左右曰:“沆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岂意不享遐寿!”言终又泣下。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
沆没后,或荐梅询可用,真宗曰:“李沆尝言其非君子。”其为信倚如此。
(节选自《宋史•卷二八二•列传第四十一》有删节)
【注】①封岱祠汾:封泰山、祭汾阴。②蒐:(sǒu),同“搜”。③坠典: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贡举知:执掌
B.然久之自败:失败
C.沆待将朝漏:计时工具,引申为时间
D.驾再往趣:急忙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沆受真宗皇帝“信倚”的一组是
①沆位最下,特升于上      ②谤议虽众,而不归咎于沆
③真宗北幸,命沆留守      ④其议遂寝
⑤李文靖真圣人也          ⑥李沆尝言其非君子
A.①②⑤B.①③④C.③④⑥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沆忠良纯厚,始终如一,为理政事,经常宵衣旰食,因此深得皇帝的器重。
B.李沆有先识之远,他当初预言之事后来大都出现,王旦惊叹其为圣人,称其为“圣相”。
C.李沆襟怀坦荡,公事公办,素来看不起那些常进密奏的奸佞之人。
D.李沆担心真宗正值年轻,血气方刚,不让他知道天下诸事艰难,就会纵情声色犬马,或者劳民伤财。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帝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弱,盖奸邪难辨尔。(5分)
答:                                                        
(2)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声容宏伟,善敷奏。擢通政参议。
成化元年,延绥总兵官房能奏追袭河套部众,有旨奖劳。复以七百里趋战非宜,且恐以侥幸启衅,请敕戒谕,帝是之。进尚书。锦衣千户陈珏者,本画工。及卒,从子锡请袭百户。复言:“袭虽先帝命,然非军功,宜勿许。”遂止。
其经略宁夏,则言:“中路灵州以南,本无亭燧。东西二路,营堡辽绝,声闻不属,致敌每深入。亦请建置墩台如延绥,计为台五十有八。”
其经略甘肃,则言:“洪武间建东胜卫,其西路直达宁夏,皆列烽堠。自永乐初,北寇远遁,因移军延绥,弃河不守。诚使兵强粮足,仍准祖制,据守黄河,万全计也。今河套未靖,岂能遽复?然亦宜因时损益。延绥将校视他镇为少,调遣不足,请增置参将二人,统军九千,使驻要地,互相援接,实今日急务。”奏上,皆从之。
复在边建置,多合机宜。及还朝,言者谓治兵非复所长。特命白圭代之,改复工部。谨守法度,声名逾兵部。时中官请修皇城西北回廊,复议缓其役。给事中高斐亦言灾沴频仍,不宜役万人作无益。帝皆不许。中官领腾骧四卫军者,请给胖袄鞋裤。复执不可,曰:“朝廷制此,本给征行之士,使得刻日戒途,无劳缝纫。京军则岁给冬衣布棉,此成宪也,奈何渝之? ”大应法王札实巴死,中官请造寺建塔。复言:“大慈法王但建塔,未尝造寺。今不宜创此制。”乃止命建塔,
复好古嗜学,守廉约,与人无城府,当官识大体。居工部十二年,会灾异,言官言其衰老,乞休。不许。居二月,汪直讽言官更劾复,乃传旨,并令致仕归。久之,卒。(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通政参议擢:被提升
B.从子锡请百户袭:继承
C.东西二路,营堡辽绝,声闻不属:聚集
D.复好古嗜学,廉约 守:遵守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复“谨守法度”的一组是(3分)(  )
①复以七百里趋战非宜       ②袭虽先帝命,然非军功,宜勿许
③建置墩台如延绥           ④不宜役万人作无益
⑤请给胖袄鞋裤,复执不可  ⑥今不宜创此制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延绥总兵官房能请求追袭河套地区,王复认为长途奔袭于己不利,且容易滋生事端,皇帝肯定并采纳了王复的意见。
B.王复主持甘肃军务时,认为遵从祖制军队移驻黄河确实是万全之计,但不能操之过急,还应先加强延绥建置和驻军
C.王复由科举步入仕选,历任刑部、工部等官职,在不同的部门都作出了业绩,任职工部十二年,声名甚至超过了兵部。
D.言官认为王复年老体衰,应该致仕回家,皇上没有批准。后来,汪直再率言官弹劾王复,皇上才下令王复辞官归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河套未靖,岂能遽复?然亦宜因时损益。(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军则岁给冬衣布棉,此成宪也,奈何渝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宁波袁太守,故明之循吏也。有二客昆季,长曰钟鼒,次曰钟鼐,举司衙务,人皆以大小钟别之。方公为某县令,大钟即从公。及公历任丞、牧,小钟适来省兄,见其醇谨,亦留之。公任之如左右手,两人事公以忠,待人以礼,苞苴不行于冷面,关说莫移其刚肠。公虽未以宾礼待之,而置腹推心,不啻骨肉,僚友咸庆公得人。
时郡中有疑狱,久而不决,公将揭宰而不忍,因谋之于大钟。对曰:“士人攻苦十年,始克出宰百里。某令非无才者,但事属暧昧,仓卒难明论。请公予鼒旬日限,或可以白。”公知其侠且才,笑而许之。大钟故多髭,虑人识之,乃截须拔眉,衣敝衣,乘昏出署,变姓名为人佣。未及期,果得其奸状。盖邑有豪家,素习强横,以其居近清溪,托言凿池,引水入囿,凡奴仆及佃人有不适意者,辄生而纳之沟中。既毙而后弃之溪内,急流迅下,瞬息数十里,人因莫测其致死之由,毙者且不一人矣。
一日,主私美婢,主妻见而怒。乘主外出,挞之无算,亦如其法淹毙之,遽投诸清流。邑人见尸,投首于宰。宰验之有伤,无敢判为自溺。且系外乡人,绝无尸亲,因榜于通衢,而行路皆知。于是前所受害诸家,咸疑死者之不明,群起赴诉。又不知婢出豪家,莫敢指为怨府。豪益自得,所为愈暴,而狱更经年不决。幸大钟见及于此,出署即投豪家,以金赂其左右,为之先容,使为粪除之隶。暇与豪家群儿戏,诱之使言,遂如犀烛,并悉婢之姓氏由来。遁归告公,公以他事命役驰召婢家。既至,躬亲听讼。婢之冤雪,众之死遂可类推,豪因尽伏其罪。案定,公以功归宰。宰得无患,深感大钟之德,馈以百金,义不受。
(选自《萤窗异草》),有删改)
【注】①昆季,兄弟。长为昆,幼为季。 ②苞苴(bāo  jū),指贿赂。  ③关说,代人陈说,从中给人说好话。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钟来省兄适:到达
B.时郡中有疑狱:案件
C.亦其法淹毙之如:按照
D.而狱更经年不决经年:多年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钟鼒“侠”“才”的一组是(3分)(      )
①苞苴不行于冷面                ②公将揭宰而不忍
③变姓名为人佣                  ④暇与豪家群儿戏,诱之使言
⑤以金赂其左右                  ⑥馈以百金,义不受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钟鼒、钟鼐兄弟二人因为忠心正直而得到袁太守的信任,袁太守把他们看做是与自己关系最亲密的人。
B.袁太守因疑案难决准备撤掉负责案件的县令的职务,但却于心不忍,于是征求大钟的意见,大钟不同意撤掉县令并主动要求查清案件的真相。
C.大钟为调查案件,乔装打扮,以仆人的身份深入豪绅家中,通过与豪绅家中小孩的谈话,巧妙地摸清了事件的真相。
D.大钟在豪绅家中弄清情况后,逃回官署,借口别的事情派遣差役快速召来女婢的家人,终于使女婢的冤屈得以昭雪。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虽未以宾礼待之,而置腹推心,不啻骨肉,僚友咸庆公得人。(4分)
                                                                               
(2)某令非无才者,但事属暧昧,仓卒难明论。(3分)
                                                                               
(3)暇与豪家群儿戏,诱之使言,遂如犀烛,并悉婢之姓氏由来。(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