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李嗣业,京兆高陵人。长七尺,膂力绝众。应募安西,军中初用陌刀,而嗣业尤善,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高仙芝讨勃律,署嗣业及中郎将田珍为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李嗣业,京兆高陵人。长七尺,膂力绝众。应募安西,军中初用陌刀,而嗣业尤善,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高仙芝讨勃律,署嗣业及中郎将田珍为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李嗣业,京兆高陵人。长七尺,膂力绝众。应募安西,军中初用陌刀,而嗣业尤善,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高仙芝讨勃律,署嗣业及中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时吐蕃兵十万屯娑勒城,据山濒水,联木作郛,以扼王师。仙芝潜军夜济信图河,令曰:“及午破贼,不者皆死。”嗣业提步士升山,颓石四面以击贼,又树大旗先走险,诸将从之。鼓而驱至勃律,禽其主,平之。授右威卫将军,号为“神通大将”。
初,仙芝特以计袭取石,其子出奔,以告大食,连兵攻四镇。仙芝率兵二万深入,为大食所败,残卒数千。事急,嗣业谋曰:“将军深履贼境,后援既绝,而大食乘胜,诸胡锐于斗,我与将军俱前死,尚谁报朝廷者?不如守白石岭以为后计。”仙芝曰:“吾方收合馀尽,明日复战。”嗣业曰:“事去矣,不可坐须菹醢。”即驰守白石,路既隘,步骑鱼贯而前。会拔汗那还兵,辎饷塞道不可骋,嗣业惧追及,手梃鏖击,人马毙仆者数十百,虏骇走,仙芝乃得还。表嗣业功,进右金吾大将军,留为疏勒镇使。初讨勃律也,通道葱领,有大石塞隘,以足蹶之,抵穹壑,识者以为至诚所感云。
天宝十二载,加骠骑大将军。入朝,赐酒玄宗前,醉起舞,帝宠之,赐彩百、金皿五十物、钱十万,曰:“为解酲具。”
安禄山反,肃宗追之,诏至,即引道,与诸将割臂盟曰:“所过郡县,秋毫不可犯。”至凤翔,上谒,帝喜曰:“今日卿至,贤于数万众。事之济否,固在卿辈。”乃诏与郭子仪、仆固怀恩掎角。常为先锋,贼值,类崩溃。广平王收长安,嗣业统前军,阵于香积祠北。贼酋李归仁拥精骑薄战,王师注矢逐之,走未及营,贼大出,掩追骑,还蹂王师,于是乱不能阵。嗣业谓子仪曰:“今日不蹈万死取一生,则军无类矣。”即袒持长刀,大呼出阵前,***数十人,阵复整。步卒二千以陌刀、长柯斧堵进,所向无前。归仁匿兵营左,觇军势,王分回纥锐兵击其伏,嗣业出贼背合攻之,自日中至昃,斩首六万级,贼东走,遂平长安。
与子仪等围相州,诸将无功,独嗣业被坚数奋,为诸军冠。中流矢,卧帐中,方愈,忽
闻金鼓声,知与贼战,大呼,创溃,血流数升卒。谥曰忠勇,赠武威郡王。
(《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三•二李马路》)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午破贼,者比死  不:通“否”,否则
B.鼓而驱至勃律,其主,平之 禽:捉住
C.将军深贼境  履:踩,陷
D.事之否,固在卿辈 济:渡河成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李嗣业作战身先士卒的一组是(   )(3分)
① 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 
② 及午破贼,不者皆死    
③ 颓石四面以击贼,又树大旗先走险  
④ 嗣业出贼背合攻之,自日中至昃,斩首六万级
⑤ 诸将无功,独嗣业被坚数奋,为诸军冠
A.①③④ B.②③⑤C.①③⑤ 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嗣业应征到安西军时,很擅长用陌刀,高仙芝在讨伐勃律的时候,任命他和中郎将田珍分别担任左右陌刀将。
B.高仙芝率兵深入到大食的境内,被敌军围困,后无援军,情况紧急,后因李嗣业奋力鏖战才得以脱险。
C.与安禄山作战时,王师由于中计,军队阵脚大乱,李嗣业袒持长刀,***了几十个人,使军队得以恢复阵势,最终取得胜利。
D.李嗣业作战英勇,奋不顾身,带伤与敌人作战,后因伤口迸发,流血过多而死,皇上赐谥号忠勇。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嗣业提步士升山,颓石四面以击贼,又树大旗先走险,诸将从之。(5分)
(2)与子仪等围相州,诸将无功,独嗣业被坚数奋,为诸军冠。(5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1)李嗣业冲上士升山,从四面坠落石头来打击敌人,又竖起大旗抢先进攻敌人,走在危险的地方,各将都跟从他。(2)和郭子仪等围攻相州的时候,各位将领都没有功劳,只有李嗣业身披铠甲,多次奋战,为各将领之首。
解析

小题1:济:成功
小题1:②是高仙芝的命令;④只表现李嗣业作战英勇,没有表现“身先士卒”
小题1:不是与安禄山,是与李归仁作战时
小题1:(1)“颓”意为“坠落,落下”,1分;后置状语“四面”提前,1分;“树”为动词,意为“竖起”,1分;句意通顺2分。(2)“被”意为“穿,披”,1分;“坚”意为“坚硬的东西”,指“铠甲”,1分;“冠”意为“第一”,1分;句意通顺2分。
李嗣业,京兆高陵人,身高七尺,体力超过常人。应募到安西,军队中刚开始用陌刀,嗣业对此特别擅长,每次作战一定是先锋,所战之处都能取得胜利。高仙芝讨勃律,安排李嗣业和中郎将田珍担任左右陌刀将。当时吐番兵有十万驻扎在娑勒城,靠山临水,把树木扎在一起作为城外围的大城,用来阻塞朝廷的军队。高仙芝将军队偷偷地在夜里渡过信图河,下令说:“到明天中午(一定要)攻破敌人,否则你们都将死。”李嗣业冲上士升山,从四面坠落石头来打击敌人,又竖起大旗抢先进攻敌人,走在危险的地方,各将都跟从他。击着鼓驱赶着敌人直到勃律,活捉了他们的首领,平定了那里。朝廷授予他右威卫将军,号称“神通大将”。
当初,高仙芝特意用计谋袭击攻取石,他的儿子逃了出去,把这事告诉了大食,大食联合各部落派兵攻取了四镇。高仙芝率领兵士二万人深入敌境,被大食打败,死伤士卒几千人,事情危急,李嗣业献计说:“将军深陷敌人境内,没有后援部队,而且大食乘胜势,各少数民族部落擅长打仗,我和将军都上前战死,还有谁来向朝廷报告呢?不如守住白石岭,以此作为以后的打算。”高仙芝说:“我刚收拢剩余的部队,明天再战。”李嗣业说:“大势已过去了,不可坐等变成肉酱。”立即就驰马去守白石岭,道路很狭窄,人马只能一个挨着一个地连接着前进。恰逢拔汗那回来的兵卒,随军物质堵塞了道路,军士不可纵马驰骋,嗣业担心追兵追到,手拿兵器奋力拼***,人马被***死击倒了有几十上百人,敌人吓得逃跑了,高仙芝才得以回来。向朝廷上表给李嗣业请功,进迁为右金吾大将军,留任疏勒镇使。当初讨伐勃律的时候,道路狭窄,有块大石头阻塞了路口,李嗣业用脚踢了一下,就变成了高深的大沟,知道的人认为是由于至诚之心感动了上天。
天宝十二年,加升为骠骑大将军,进入朝廷,唐玄宗赐酒给他,他醉后起舞,玄宗宠爱他,赏赐彩百、金皿五十件,钱十万,说:“给他作解酒的工具。”
安禄山造反,唐肃宗率军追击他们,诏书到达嗣业处,李嗣业马上率领军队出发,和各位将领割破手腕发誓说:“所经过的郡县,一点都不许侵犯。”至凤翔,上前拜见皇上,皇上高兴地说:“现在你到了,比几万士兵都要好。事情能否成功,就看你们的了。”于是下诏书让他和郭子仪、仆固怀恩成掎角之势。嗣业常常作先锋官,敌人碰上了他,大都大败而归。广平王收复长安时,李嗣业统领前军,在香积祠北面与敌对阵。贼头目李归仁拥精锐部队与他们博击,王师用箭射击并追逐他们,还未到达敌营,敌人大队人马冲出,遮蔽了追击的部队,回转头来攻击朝廷的军队,这时候军队的阵脚大乱,嗣业对郭子仪说:“今天不拚死以博得活路,就会全军覆没了。”马上露出膀子,拿起长刀,大喊着冲出阵去,***了几十个人,军队的阵势又恢复整齐,用二千士兵用陌刀、长柯斧在前面开路,所向披靡,勇往直前。李归仁躲在兵营左侧,察看军情,大王分回族精兵袭击他的伏兵,李嗣业从敌人背后出兵合围他们,从中午直战到太阳偏西,斩敌立万人。敌人向东边逃跑,于是平定了长安。
和郭子仪等围攻相州的时候,各位将领都没有功劳,只有李嗣业身披铠甲,多次奋战,为各将领之首。被流箭射中,睡在营帐之中,刚刚治愈,忽然听到金鼓大震,知道是与敌人作战,大喊一声,创口迸发,流血多达几升,死去。赐谥号忠勇,赠号武威郡王。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是时,少府五鹿充宗①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衣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右左。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迁杜陵令。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
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 ①少府五鹿充宗:少府,官名;五鹿,复姓。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世以是之高:崇敬
B.御史遂云去将:带领
C.以直臣旌:表彰
D.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做官
小题2:以下四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朱云不惧权势的一组是(    )(3分)
①容貌甚壮,以勇力闻  ②摄衣登堂,抗首而请  ③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④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⑤小生乃欲相吏邪  ⑥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
A.①③⑥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云少时尚武,后又修文。他年轻时与侠士交往,凭勇力而闻名。四十岁时,才改变行节,从师学习《易经》和《论语》,都能传承老师的学问。
B.朱云有胆有识,能言善辩。他被人推荐与五鹿充宗辩论时,毫不胆怯,毅然前往;辩论展开后,连连驳倒五鹿充宗,故儒生很佩服他,朱云也由此升迁。
C.朱云忠心为国,直言进谏。他因在公卿面前指责张禹为佞臣而触怒汉成帝,成帝要***他,幸亏辛庆忌冒死求情,陈述理由,皇上的怒气才消,免去了他的死罪。
D.朱云为官时是正直之臣,不复出仕后一心教授学生。他时常带着学生们乘牛车出门,对所探访的人都能做到恭敬侍奉,但是和丞相薛宣相见时拒绝了薛宣的盛情挽留。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5分)
(2)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游媚笔泉记
姚 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然。十余里, 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泮”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注] ①崭横:山势高峻绵长。  ②巂(xī):杜鹃鸟。
小题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4分)
(1)连山数百里( )(2)有鸣巂( )(3)山风起( )(4)游者焉(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及县治迤平 / 涵淡澎湃为此也
B.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泮”也 / 云霞明灭可睹
C.日,姜坞先生与往 / 方时,予之力尚足以入
D.使鼐之记 / 身死国灭,天下笑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5分)
(1)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
(2)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小题4:本文重点描写沿途的风光而非“媚笔泉”。请对这样的写作思路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4分)
夫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自古教养之道,莫备于中华;惜日久废弛,庠序亦仅存其名而已。泰西诸邦崛起于近世,深得三代之遗风,庠序学校遍布国中,人无贵贱皆奋于学。凡天地万物之理,人生日用之事,皆列于学之中,使通国之人,童而习之,各就性质之所近而肆力焉。又各设有专师,津津启导,虽理至幽微,事至奥妙,皆能有法以晓喻之,有器以窥测之。其所学由浅而深,自简及繁,故人之灵明日廓,智慧日积也。质有愚智,非学无以别其才,才有全偏,非学无以成其用,有学校以陶冶之,则智者进焉,愚者止焉,偏才者专焉,全才者普焉。盖贤才之生,或千百里而见一,或千万人而有一,若非随地随人而施教之,则贤才亦以无学而自废,以至于湮没而不彰。泰西人才之众多者,有此教养之道也。
且人之□□不一,其上焉者,有不徒苟生于世之心,则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无待乎勉勖也,所谓“豪杰之士不待文王而后兴也”。至中焉者,端赖乎鼓励以方,故泰西之士,虽一才一艺之微,而国家必宠以科名,是故人能为奋,士不虚生。逮至学成名立之余,出而用世,则又有学会以资其博,学报以进其益,萃全国学者之能,日稽考于古人之所已知,推求乎今人之所不逮,翻陈出新,开世人无限之灵机,阐天地无穷之奥理,则士处其间,岂复有孤陋寡闻者哉?又学者倘能穷一新理,创一新器,必邀国家之上赏,则其国之士,岂有不专心致志者哉?此泰西各种学问所以日新月异而岁不同,几于夺造化而疑鬼神者,有此鼓励之方也。
——孙文《上李鸿章书》(节选)
小题1:节选的文字所要表达的观点是                                 (2分)
小题2:对文章第一段划线句的理解,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让国人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那些知识),每个人都努力培养自己的天赋气质。
B.让国人从小就开始学习(那些知识),各人根据自己的天赋气质发挥力量。
C.让国人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那些知识),各人都努力靠近自己的天赋气质。
D.让国人从小就开始学习(那些知识),各人向着最接近于自己天赋气质的方向去努力。
小题3:文章第一段将                         进行对比,作者的用意是            
                                                          。(4分)
小题4:文章第二段的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才志”还是“才智”?请简述理由。(3分)
小题5:用自己的话概括西方的“鼓励之方”。(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苗裔也。叔喜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所。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对曰:“臣何足以知之!”上曰:“公,长者也,宜知之。”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张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于是上曰:“贤哉孟舒!”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
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于是王乃尽偿之。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
数年,叔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也,曰:“不以百金伤先人名。”
太史公曰:孔子称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义不忘贤,明主之美以救过。仁与余善,余故并论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未及迁:提升。
B.士卒敝罢:疲劳。
C.景帝召田叔梁案:审查。
D.主之美以救过明:贤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赵人举赵相赵午/句读不知
B.景帝大贤之,以鲁相/不者,若属皆且所虏
C.鲁王故不大出游/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D.田叔取渠率二十人/樊侩侧盾以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善于运用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写田叔为孟舒辩护、审理梁王和任相鲁国几件事,使之个性鲜明,形象丰满。
B.田叔为云中守孟舒辩护,无私无畏,据理力争,终于使景帝由衷感叹说:“贤哉孟舒!”,并重新召孟舒做云中守。
C.田叔刚刚到鲁国上任,便把状告鲁王夺取财务的一百多位百姓中为首分子严加责罚,他这样做,目的是树立鲁王的威信。
D.文末补叙田叔之子田仁的事迹,他的不肯接受祠金从侧面表现了田叔严于律己的品格,是文章安排结构上的精彩一笔。
小题4:用“/”给下面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3分)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3分)
(2)孔子称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19分)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太夫人忧:父母的丧事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者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尊敬兄长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①②⑥B.②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范、富、欧阳四杰,除了范仲淹外,作者同其他三人都有交往,且被他们当作一国人中的杰出人才一般对待。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等人为例,是为了与范仲淹形成类比,说明范仲淹早年就有辅佐人君、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由作者的老师之口引出韩、范、富、欧阳,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5分)
(2)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