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宋庆礼,洺州永年人。举明经,授卫县尉。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庆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宋庆礼,洺州永年人。举明经,授卫县尉。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宋庆礼,洺州永年人。举明经,授卫县尉。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寻迁大理评事,仍充岭南采访使。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庆礼躬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于是安堵,遂罢镇兵五千人。开元中,为河北支度营田使。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甚陈其利。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余所,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庆礼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七年卒,赠工部尚书。太常博士张星议日:“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案谥法,好巧自是曰‘专’,请谥曰‘专’。”礼部员外郎张九龄驳曰:“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户庭可乐,彼独安于传递;稼穑为艰,又能实于军廪。莫不服劳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贞坚之规而自尽其力。有一于此,人之所难。请以所议,更下太常,庶素行之迹可寻,易名之典不坠者也。”乃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宋庆礼传》)
[注]安堵:安居。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仍充岭南采访使充:代理
B.庆礼躬至其境躬:亲自
C.遂罢镇兵五千人罢:撤去
D.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乖:背离
小题2:以下各组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3分)
①询问风俗,示以祸福     ②独庆礼甚陈其利
③更于柳城筑营州城       ④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
⑤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   ⑥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庆礼深受礼遇,治政有方。武则天诏令桓彦范防备突厥,彦范特地召请庆礼共谋其事;岭南地区社会秩序混乱,庆礼受命治理以后,百姓安居乐业。
B.宋庆礼处事求实,勇于开创局面。他坚持实施玄宗意图,另址再建营州城,管理归附的外族;又开屯田八十余处,使得营州仓廪充实,百姓逐渐富有。
C.宋庆礼生前的缺陷,死后受到非议。朝廷商议给他加谥号时,张星认为他的为人和行事存在诸多过失,根据他的生前作为,应谥以“好巧自是”的“专”。
D.宋庆礼生前的功绩,最终得到朝廷认可。张九龄反驳张星的主张,认为宋庆礼始终不懈地承担辛劳事务,竭尽其力地守护坚贞原则;于是加谥为“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10分)
(1)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
(2)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答案

小题1:A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1)(5分)然而喜爱大兴工程劳役,又多有变动,评论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合实情。
(2) (5分)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来年。
解析
参考译文
宋庆礼,是洺州永年人。他考中明经科,授任卫县尉。武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奉诏到河北断居庸、岳岭、五回等条道路,为了防备突厥,特意召宋庆礼来谋划这件事。宋庆礼向来有计谋策略,桓彦范很敬重他。不久迁任大理评事,并充任岭南采访使。当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接连相互掠夺,边远地区不安,以前的使者,害怕那里的炎热瘅气,从没人到达过。宋庆礼亲身到了那里,询问风情习俗,说明祸福之理,从这以后那里的人都安居,便撤除镇守的兵士五千人。开元年间,作河北支度营田使。当初,营州都督府设置在柳城,控制奚、契丹。武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治理不当,奚和契丹反叛,攻占州城,那以后移到幽州东二百里的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自通好归附,玄宗打算在旧城恢复营州治所,侍中宋璟坚持争辩认为不可,只有宋庆礼陈述很有利。于是下诏委派宋庆礼等人充任使者,再在柳城筑立营州城,调发劳役三十天而完成。不久授任宋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余处,并且招集行商的胡人,给他们建立店铺,几年间,营州粮仓很充实,居民渐渐富足。宋庆礼为政清正严明,而且勤于判决诉讼,所任职的地方,百姓官吏不敢触犯。但喜欢兴作工程,多有更改,议论此事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实际。开元七年逝世,追赠工部尚书。太常十二张星评议说:“宋庆礼为人太刚硬而易受挫,对人太苛察就无可用之人,在东北生出事故,损失的数以万计。按照谥法,喜好取巧又自以为是叫做‘专’,请谥为‘专’。”礼部员外郎张九龄辩驳说:“宋庆礼为人苦守忠节,是国家的辛劳之臣,一到边疆,历时三十年。在家本厅欢乐,他独独甘心于来往奔波;农作本艰辛,又能使军粮充实。无不是从事劳辱之事而兢兢业业,恪守坚贞之规而竭尽全力,即使其中的一样,都是别人难以做到的。请把所议论的,再下发太常寺,希望体现平日的行迹,使立谥的典礼不至于坠失。”于是议定谥号为“敬”。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元] 虞集
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芫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去。 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无所偏倚,二震凌冲激,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跳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候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候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末旬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
【注】①某:我。 ②甃结:砖块建筑。 ③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 ④徒倚:来回走动。⑤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⑥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舟次彭泽次:排列
B.芜秽充斥秽:杂草
C.乃相与怃然而去怃:失意
D.起佐郡起:起任
小题2: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3分)
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②登者忘其险焉
③日就圮毁
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
⑤因以告之
⑥必能有为无疑矣
A.①②③B.①④⑥
C.②⑤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孤山山腰有个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
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
C.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明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
D.文章借修一柱亭峰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待。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3分)
译:                                                                              
(2)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3分)
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 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零。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欧阳修《秋声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雨骤至骤,突然
B.天高日晶晶:亮
C.盖夫秋之为状也状:情状
D.亦何恨乎秋声恨:遗憾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草拂之而色变危而不持
B.忧其智之所不能邻国之民不加少
C.奈何以非金石之质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D.黟然黑者为星星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小题3: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春生秋实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去今之墓而葬焉
C.襟三江而带五湖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作者借助想象和比喻等手法,把无形无色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让读者感到秋声盈耳;接着从虚到实,分别描写了“秋色、秋容、秋气、秋意”来烘托“秋声”的特殊情调。
B.本文采用对话体来写,其实也是便于抒发作者对秋声和人生的独特的感受。童子的单纯和无忧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主人秋思的纷繁复杂。
C.文章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天象、训诂等方面对秋作了独特的思考,让读者更加理性地认识到秋背后的深层的文化意蕴。
D.作者将无情的草木和有灵的人类作对比,其实是为了体现出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得多的主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历宦海沉浮的作者所产生的一种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                       
(2)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去叶,反于蔡。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然。”曰:“是知津矣。”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桀溺曰:“悠悠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②?且与其从辟人之士③,岂若从辟世之士④哉!”耰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注释]
①悠悠:即滔滔,洪水泛滥周流貌,此处形容坏人到处横行时局动乱荡的社会状况。
②而谁以易之:而,同“尔”,你,你们;以,与;谁以,即“谁与”,与谁(和谁一起)的意思;易,改变。
③辟人之士:辟,同“避”,躲避之意;避人之士,指避开无道的人以求天下大治的人,这里实际指孔子。
④辟世之士:即隐士,他们不仅仅避开无道的人,还避开整个乱世,这里指桀溺、长沮等人。
⑤“鸟兽”句:与鸟兽同群暗指隐居山林。
小题1: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敛赀财以送其行
D.去叶,反于蔡
小题2:与例句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A.不能容于远近
B.襟三江而带五湖
C.雄州雾列
D.使人听此凋朱颜
小题3:“之”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
B.子,孔丘之徒与
C.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
D.商声主西方之音
小题4: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无为有国者所羁
A.何以伐为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予羁縻不得还
小题5:请根据选段归纳孔子和庄子的政治态度。(各不超过15字)(4分)
孔子:
 
 
 
 
 
 
 
 
 
 
 
 
 
 
 
 
庄子:
 
 
 
 
 
 
 
 
 
 
 
 
 
 
 
 
小题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2分)
(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2)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9分)
(戚)继光至浙时,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湖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戚家军”名闻天下。
(嘉靖)四十年,倭寇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后倭复趋台州,继光击之仙居,俘馘一千有奇。明年,倭大举犯福建,攻陷寿宁、宁德,延及龙岩、莆田。闽中连告急,总督胡宗宪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倭寇,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倭巢,斩首二千六百。余倭走兴化。急追之,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而总兵刘显亦屡破贼。福建宿寇几尽。
及继光还浙后,新倭至者日益众,围兴化城匝月。会总兵刘显遣卒八人赍①书城中,衣刺“天兵”二字。倭杀而衣其衣,绐②守将得入,夜斩关延倭。全城焚掠一空。留两月,倭贼破平海卫,据之。
四十二年四月,继光将浙兵至。于是巡抚谭纶令其将中军,总兵刘显左,总兵官俞大猷右,合攻倭贼于平海。继光先登,左右军继之,斩级二千二百,还被掠者三千人。后继光进都督同知,世廕千户,遂代俞大猷为总兵官。
(《明史·戚继光列传》 )(本文有删节)
注:①赍(jī):送。 ②绐(dài):欺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俘馘一千有奇奇:余B.余贼走兴化走:逃往
C.牛酒劳不绝劳:犒劳D.谭纶令其将中军将:将军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因地形制阵法B.又以南方多湖泽
不如因而厚遇之不赂者以赂者丧
C.继光击之仙居D.继光乃旋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嘉靖年间,倭寇横行,屡次进犯东南沿海一带。戚继光的平倭战争获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欢迎。
B.戚家军之所以闻名天下,主要因为戚继光治军有方,而且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所以屡战屡胜。
C.戚继光驻守浙江,倭寇大举侵犯福建,俞大猷发檄文令戚继光前来剿灭倭寇,结果打了胜仗。
D.戚继光英勇善战,领导抗倭斗争取得重大胜利,获得了朝廷的封赏,得到了提拔。
小题4: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倭杀而衣其衣,绐守将得入,夜斩关延倭。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9分)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胜。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 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怕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南迫洛阳迫:逼迫
B.有牧人御众之才牧:统治
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引:带领
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修:美好
小题2:下列句子中反映寇恂机智有谋略的一组是 (      )(3分)
①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②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③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
④询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
⑤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⑥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⑤⑥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敌人强大,河内重要,寇恂文武兼备,光武才任命他做河内太守。
B.寇恂为了国家利益和不激化内部矛盾,才不想和贾复相见。
C.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
D.寇恂与贾复矛盾的最终解决是因为光武帝出面调解。
小题4:把上面文中画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5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5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