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盘绕。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酾酒,斟酒。
C.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嘱托。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享受,享用。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苏子愀然                        ②何为其然也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④托遗响于悲风
A.①和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哲理思考和对时光易逝的伤感。
B.苏子的回答,借用了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由眼前的水与月联想开去,阐述了
自然界“变与不变”的道理。
C.作者善于把抽象的哲理用形象化、抒情的形式表现出来。
D.这是一篇有高度艺术技巧的散文赋,文中借用了汉赋中主客问答的形式。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解析

小题1:“属”通“嘱”,劝人喝酒。
小题2:①……的样子,②这样,③被,④在。
小题3:

举一反三
阅读《兰亭集序》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兴:引起,发生B.及其所之既倦倦:厌倦
C.或因寄所托因:因为D.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
小题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不知道衰老即将要到来。
B.情随事迁,慨系之矣---------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就知道一切生死都是虚妄的。
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吧。
小题3:对这部分文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部分文字的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语言作结,有无穷意趣。
B.第一段文字以抒情、议论为主,引出“死生”这一人生重大问题,抒发人生无常的伤痛。
C.第二段文字在上文基础上表明了作者对生死的看法,否定了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观点,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D.总观这部分文字,紧扣“死生”二字行文,表现了作者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理性思考。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共6分)
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使客还,过沛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爱。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高祖之初与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 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开围一角。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竟高祖崩。以太仆事孝惠,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于下邑之间也。乃赐婴县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孝惠帝崩,以太仆事高后。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入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共立为孝文皇帝,复为太仆,八岁卒,谥为文侯。
(节选《史记》)
                                                                                      
【注】面雍树:大人面向小孩,小孩抱着大人的脖子好象悬在树上一样,可理解为安排好孩子,面,面向,面对;雍,通“拥”,抱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告故不伤婴,婴证之                         证:证实
B.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                     坐:因为
C.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困                        北:被打败的敌人
D.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于下邑之间也 德:感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B.与高祖相爱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C.终以是脱高祖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D.高后崩,代王之来                 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共19分)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也。玄少为县功曹。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谒景,因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穷案其奸。景壮玄意,署而遣查。玄到,悉收昌宾客,具考臧罪。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厚,冀为驰檄救之。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昌坐槛车叫,玄由是著名。举孝廉,补洛阳左尉。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后四迁为齐相,坐事为城旦。刑竟,征,再迁上谷太守,又为汉阳太守。时上郡令皇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一境皆震。郡人上邦姜岐,守道隐居,名闻西州。玄召以为吏。称疾不就。玄怒,敕督邮尹益逼致之,曰:“岐若不至,趣嫁其母。”益固争不能得,遽晓譬岐。岐坚卧不起。郡内士大夫亦竞往谏,玄乃止。时颇以为讥。后谢病免,复公车征为司徒长史。灵帝初,征入为河南尹,转少府、大鸿胪。建宁三年,迁司空,转司徒。素与南阳太守陈球有隙,及在公位,而荐球为廷尉。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众灾以自劾。遂策罢。岁余,拜尚书令。时太中大夫盖升与帝有旧恩,前为南阳太守,臧数亿以上。玄奏免升禁锢,没入财贿。帝不从,而迁升侍中。玄托病免,拜光禄大夫。光和元年,迁太尉。数月,复以疾罢,拜太中大夫,就医里舍。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有顷,司隶校尉阳球率河南尹、洛阳令围守玄家。球等恐并***其子,未欲迫之。玄嗔目呼曰:“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促令兵进。于是攻之,玄子亦死。玄乃诣阙谢罪,乞下天下:“凡有劫质,皆并***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诏书下其章。初自安帝以后,法禁稍散,京师劫质,不避豪贵,自是遂绝。玄以光和六年卒,时年七十五。
(选自《梁书》)
小题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穷案其奸案:整治
B.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诣:到
C.趣嫁其母趣:急促
D.就玄求货货:财物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桥玄严明的一组是(3分)
①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
②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
③时上郡令皇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
④玄奏免升禁锢,没入财贿
⑤球等恐并***其子,未欲迫之
⑥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⑥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桥玄追究陈相羊昌的罪行,大将军梁冀急发檄文救羊昌,周景也顺从梁冀欲召回桥玄,但桥玄不为所动,且追查羊昌更急,最后用囚车将羊昌押解进京。
B.上邦人姜歧,守道隐居,名声很大。桥玄召他为吏,姜歧称病不去,惹得桥玄生气,威胁要让他的母亲改嫁,郡内士大夫争相劝谏,桥玄才停做这件事。
C.桥玄位列公位时,推荐与自己素有矛盾的南阳太守陈球做廷尉,又奏请皇帝免去与皇帝有旧恩的太中大夫盖升之职并将其关押起来,皇帝没有同意。
D.桥玄10岁的小儿子被人劫持,绑匪索要财物,桥玄不许,并催促已包围劫匪的士兵发起进攻,自己儿子遂被***死。但从此劫持人质的事件再也没有了。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景壮玄意,署而遣之。(2分)
                                                                                
(2)玄以国家方弱,自度力无所用,乃称疾上疏,引众灾以自劾。(4分)
                                                                                
(3)凡有劫质,皆并***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9分,每小题3分)
吴奎,字长文,濰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仁宗深器之。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皇祐中,颇多灾异,奎极言其征曰:“水旱饥馑,此天道之不顺也。地震为患,大河横流,此地道之不顺也。邪曲害政,群小纷争,众情壅塞,此人事之不和也。夫帝王之美,莫大于进贤退不肖。今天下皆谓之贤,陛下知之而不能进;天下皆谓之不肖,陛下知之而不能退。内宠骄恣,近习回挠,阴盛如此,宁不致大异乎?又十数年来下令及所行事,或有名而无实,或始是而终非,故群臣百姓,多不甚信,以谓陛下言之虽切而不能行,行之虽锐而不能久。臣愿谨守前诏,或敢私挠,必加之罪,毋为人所测度,而取轻于天下。” 帝感其言,拜翰林学士,权开封府。
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孙氏辜榷财利,负其息者,至取物产及妇女。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居三月,治声赫然。除端明殿学士,拜枢密副使。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
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帝顾辅臣曰:“安石历先帝朝,召不赴,颇以为不恭。今又不至,果病耶,有所要耶?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乃命知江宁。
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诋韩琦,奎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曰:“奎名望清重,今为陶绌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尚书,谥曰文肃。
(选编自《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宗深器之器:器重
B.奎发孙宿恶宿:往日
C.奎状其过状:陈述
D.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竟:竟然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吴奎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
①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②臣愿谨守前诏,或敢私挠,必加之罪  ③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  ④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  ⑤以论文德不押班事诋韩琦,奎状其过  ⑥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
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⑤⑥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祐年间发生了很多灾异事情,吴奎陈述了“天道”“地道”不顺及“人道”不和的现象,劝谏皇帝要进用贤能贬退无才。
B.吴奎代理开封知府时,处理事情敏捷,特别是对富豪孙氏侵占别人的财产一事的处理,更使他名声赫然。
C.宋神宗刚即位时,想召王安石到朝廷任职,在吴奎的极力劝谏反对之下,宋神宗没有重用王安石,只是任命他为江宁知府。
D.御史中丞王陶因毁谤宰相韩琦而被贬,吴奎也因支持王陶而受到牵连,但在司马光的劝谏下,皇帝还是把吴奎留在了中书省。
小题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谓陛下言之虽切而不能行,行之虽锐而不能久。
译文:                                                                                                                                    
(2)毋为人所测度,而取轻于天下。
译文:                                                                                                                                     
(3)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起家齐武陵王国左常侍,遭父忧去职。居丧尽礼,每之墓所,哭泣处草为之枯。
天监初,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会云卒,不果。时中书范缜闻子野行业而善焉。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曰:“河东裴子野,幼禀至人之行,长厉国士之风。且家传素业,世习儒史。栖迟下位,身贱名微,而性不悼悼,情无汲汲。臣历观古今人君钦贤好善,未有圣朝孜孜若是之至也。敢缘斯义,轻陈愚瞽,乞以臣斯忝,回授子野。”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寻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出为诸暨令,在县不行鞭罚,民有争者,示之以理,百姓称悦,合境无讼。
元嘉中,子野曾祖松之受诏续修《宋史》,未及成而卒,子野常欲继成先业。及齐永明末,沈约所撰《宋书》既行,子野更删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约见而叹日:“吾弗逮也。”
普通七年,王师北伐,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高祖以其事体大,召尚书仆射徐勉、太子詹事周舍等观之,时并叹服。俄又敕为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及五鼓,敕催令开斋速上,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既奏,高祖深嘉焉。自是凡诸符檄,皆令草创。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子野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外家及中表贫乏,所得俸悉分给之。无宅,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妻子恒苦饥寒,唯以教诲为本,子侄祗畏,若奉严君。末年深信释氏,持其教戒,终身饭麦食蔬。中大通二年,卒官,年六十二。
先是子野自克死期,不过庚戌岁。是年自省移病,谓同官刘之亨日:“吾其逝矣。”遗命俭约,务在节制。高祖悼惜,为之流涕,谥曰贞子。
(选自《梁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
【注】 ①偏孤:早年丧父或丧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幼禀至人之行禀:领受B.吾弗逮也逮:及,达到
C.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昧爽:爽快D.先是子野自克死期克:预料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体现裴子野博学多才的一组是(    )
①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       ②更删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
③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         ④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 
⑤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          ⑥深信释氏,持其教戒
A.①②④B.③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子野从小死了母亲,靠祖母抚养。他继承了祖上传下的儒学,在居下位时被范缜推荐,最后因资历尚浅而没有通过。
B.裴子野的曾祖裴松之接受皇命编撰《宋史》,未完成就去世了。子野继承了曾祖的事业,最终编成《宋略》二十卷,沈约对他也十分叹服。
C.裴子野才思敏捷,高祖命他撰写檄文,他能立即写成;他写文章文辞典雅,不尚华丽,师从古人,与时下文法不同。
D.裴子野为官十多年,清廉自守,妻子儿女虽十分贫寒,但都听从子野的教诲;子野临终时还不忘自己的职责,提醒君王及同僚要节俭。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子野曾祖松之受诏续修《宋史》,未及成而卒,子野常欲继成先业。(6分)
译文:
(2)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4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