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面各题。陈蕃传    (节选)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年,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面各题。陈蕃传    (节选)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年,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面各题。
陈蕃传    (节选)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年,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初仕郡,举孝廉。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
性方峻,不接宾客,士民亦畏其高。征为尚书令,送者不出郭门。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复征拜议郎,数日迁光禄勋。时,封赏逾制,内宠猥盛,蕃乃上疏谏,帝颇纳其言。
自蕃为光禄勋,与五宫中郎将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顷之,征为尚书仆射,转太中大夫。
永康元年,帝崩。窦后临朝,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胃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
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曰:“盖褒功以劝善,表义以厉俗,无德不报,《大雅》所叹。太傅陈蕃,辅弼先帝,出内累年。忠孝之美,德冠本朝。今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 蕃上疏让,窦太后不许,蕃复固让,章前后十上,竟不受封。
论曰: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抗论惽俗。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汉世乱而不亡,百余年间,数公之力也。                         《后汉书·陈王列传》
小题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迁为乐安太守迁:官职调动
B.性方峻方峻:方正严厉
C.与五宫中郎将黄琬共典选举典:典礼
D.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视事:到职办公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舟遥遥以轻飏
B.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C.于义不足,焉得仁乎置杯焉则胶
D.而为势家郎所谮诉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蕃少有大志,“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令他父亲的朋友薛勤大为惊奇。
B.周璆下陈蕃之榻,表示其对贤才的器重及对宾客的礼遇。可谓是贤主、嘉宾共为一段佳话。
C.陈蕃担任光禄勋时,主管选拔官吏,不偏不倚,因此获罪免职归家。
D.太后临朝时,权官当道,尚书诸胃害怕权官而托病不朝,陈蕃写信责备他不顾节义,诸胃倍感惭愧,不得已而上朝视事。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①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
②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1)(陈蕃)称其字而不呼其名,特地为他设置一卧榻,待他离去之后就把卧榻悬挂起来。(2)认为遁世是不符合节义的行为,所以(虽然他)多次被免职而不离开。
解析

小题1:略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略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谷阝……”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拨剑起舞。项伯亦拨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小题1:下列句中的“之”字,与“因击沛公于坐,***之”中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今者有小人之言B.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
C.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D.吾属今为之虏矣
小题2:下列各项中画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从百余骑(使动用法,使-------随从)
B.若入前为寿 (如果)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请允许我)
D.至鸿门,谢曰:“······”(道歉)
小题3: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2分)
A.良曰:“长于臣。”
B.得复见将军于此
C.因击沛公于坐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小题4:明知“鸿门宴”***机四伏,不是一次真正的宴会,刘邦为何还要“赴宴”呢?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从宴前形势看,项强刘弱,刘邦必须“赴宴”。  
B.仗着和项伯有“婚姻”关系,项王讲感情,不会***刘邦。  
C.项王一向自高自大,刘邦会见机行事,投项王之所好,以满足其虚荣心,躲过这一关。  
D.不去“谢项王”,会立即遭受全军覆灭之灾。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分)
②项庄拨剑起舞,项伯亦拨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4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篇》)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篇》)
③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
小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①谈的是学习方法,孔子告诫弟子要对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
B.②孔子认为学和思不能偏废,但他也认为“思而不学”比“学而不思”更糟糕、更危险。
C.③提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一种智慧。
D.①②③都是谈论的都和学习有关,对于今天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小题2:谈谈你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理解。(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注]①常平:官仓名。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巩属民为保伍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B.来食息官舍请息交以绝游
C.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D.巩负才名绝云气,负青天
小题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援笔而成襟三江而带五湖
B.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农人告余以春及
C.使几察其出入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吝于改过耳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与“巩饮食冠裳之”中“裳”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而后乃今将图南
C.眄庭柯以怡颜
D.臣具以表闻
小题4: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曾巩仁政措施的一组是
①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②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      
③自是外户不闭         
④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
⑤资其食饮衣衾之具             
⑥巩先期区处猝集
A.②④⑤ B.①④⑥C.①②③D.③⑤⑥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②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论语》中的三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身以成仁。”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⑴根据上文,写出一个相应的成语           。(1分)
⑵分析上文内容,说说君子与小人的区别。(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选择题每题2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享有)虽一毫而莫取(虽然)
B.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简直)正襟危坐(端坐)
C.挟飞仙以遨游(持,带。这里意为偕同)知不可乎骤得(轻易得到。骤,突然)
D.举匏尊以相属(致意,引申为劝酒)方其破荆州(当)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
B.侣鱼虾而友麋鹿耳得之而为声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惟江上之清风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寄蜉蝣于天地
小题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侣鱼虾而友麋鹿
A.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舞幽壑之潜蛟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小题4:翻译句子(4分)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