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己酉,上面定勋臣长孙无忌等爵邑,命陈叔达于殿下唱名示之,且曰:“朕叙卿等勋赏或未当,宣各自言。”于是诸将争功,纷纭不已。淮安王神通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己酉,上面定勋臣长孙无忌等爵邑,命陈叔达于殿下唱名示之,且曰:“朕叙卿等勋赏或未当,宣各自言。”于是诸将争功,纷纭不已。淮安王神通曰:“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玄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功居臣上,臣窃不服。”上曰:“义旗初起,叔父虽首唱举兵,盖亦自营脱祸。及窦建德吞噬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合余烬,叔父望风奔北。玄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固宜居叔父之先。叔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爱,但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诸将乃相谓曰:“陛王至公,虽淮安王尚无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遂皆悦服。 房玄龄尝言:“秦府旧人未迁官者,皆嗟怨曰:‘吾属奉事左右,几何年矣,今除官,反出前宫、齐府人之后。”’上曰:“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之心。朕与卿辈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故设官分职,’以为民也,当择贤才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必也新而贤,旧而不肖,安可舍新而取旧乎!今不论其贤不肖而直言嗟怨,岂为政之体乎!” 有上书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对曰:、“臣居草泽,不能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上曰:“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常窃耻鞋之。卿策虽善,朕不取也。” 丙午,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骼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今房玄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刀笔:文书。 | B.必也新而贤,旧而不肖必:假使,果真。 | C.朕诚无所爱爱:爱护。 | D.今除官,反出前宫。齐府人之后除:任命,授职。 |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太宗论功行赏,在殿上把长孙无忌等人酌爵位、封邑进行宣逮!让众臣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解释不能凭着私情让他的叔父李神通和功臣同赏。 | B.房玄龄等人善于谋断,因此李世民认为他们的功劳并不小于他的叔父,论功行赏应当在李神通的前面。 | C.唐太宗认为设立官员分掌职务,为的是人民,因此应该选择有才能的来用,当然,个别旧部下可在掌管国家大政的原则下让他们任职。 | D.唐太宗以身作则,常常暗自鄙视以前的帝王弄虚作假,坚决严格要求自身,做到源清而流长。 |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 ) (1)陛下至公,虽淮安王尚无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4分) 译: (2)朕方以至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常窃耻之。(5分) 译: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1)陛下极为公正,即使对皇叔淮安王也不徇私情,我们这些人怎么敢不安本分呢。 (2)朕将用至诚之心治理天下,看见前代帝王喜好用权谋小计来对待臣下,常常私下觉得可鄙 |
解析
小题1:C(爱:吝啬) 小题2:C(文中并没有表现出唐太宗对旧部下格外开恩的一面) 小题3:(“至”“虽”“吾侪”各1分,共4分)(2)(“方”“权谲”“接”“耻”各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已酉日,太宗与群臣当面议定并国元勋长孙无忌等人的爵位田邑,命陈叔达在宫殿下唱名公布,太宗说:“朕分等级排列你们的功劳赏赐,如有不当之处,可以各自申明。”于是各位将领纷纷争功,议论不休。淮安王李神通说:“我在关西起兵,首先响应义旗,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笔,功劳却在我之上,我感到难以心服。”太宗说:“叔父虽然首先响应义旗举兵,这也是自谋摆脱灾祸。等到窦建德侵吞山东,叔父丢兵弃甲,望风脱逃。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j决胜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论功行赏,功劳自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您是皇族至亲,朕对您确实不会吝惜爵位和田邑,但不可徇私情滥与有功之臣同等封赏。”众位将领于是相互议论道:“陛下极为公正,即使对皇叔淮安王也不徇私情,我们这些人怎么敢不安本分呢。”大家都心悦诚服。 房玄龄曾说:“秦王府的旧僚属未能升官的,都满腹怨言地说:‘我等跟随侍奉陛下身边,也有许多年了,现今拜官,反而都在前太子东宫、齐王府僚属的后面,”太宗说:“君主大公无私,因此能使天下人心服。朕与你们平日的衣食,都取自百姓。因此设官吏定职守都是为了百姓,理应选择贤才加以任用,怎么能以新人旧人来作为选拔人才的先后顺序呢!如果新人贤能,故旧不才,怎么可以放弃新人而只取故旧呢!现在你们不论其是否贤能而只是怨声不断,这哪里是处理国家大政的方法呢!” 有人上书请求除去谄媚的臣下,太宗问:“谁是谄媚的大臣?”回答道:“臣身居草野之间,不能确知谁是谄媚之人。希望陛下您跟群臣谈话,或者假装恼怒加以试探,那些坚持已见、不屈服于压力的,便是耿直的忠臣;畏惧皇威顺从旨意的,便是谄媚之人。”太宗说:僖君主,是水的源头;群臣,是水的支流。混浊了源头而去要求支流的清澈,是不可能的事。君主自己作假使诈,凭什么要求臣下耿直呢!朕将用至诚之心治理天下,看见前代帝王喜好用权谋小计来对待臣下,常常私下觉得可鄙。你的建议虽好,朕不采用。” 丙午,太宗与群臣讨论防盗问题。有人请求设严刑重法以禁盗,太宗微笑着答道:“老百姓之所以做盗贼,是因为赋役繁重,官吏贪财求贿,百姓饥寒交集,所以便顾不得廉耻了。朕主张应当杜绝奢侈浪费,减轻徭役和赋税,选用廉吏,使老百姓吃穿有余,自然不去做盗贼,何必用严刑重法呢!”从这时起,经过数年之后,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商人旅客可在野外露宿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曾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獐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为乐。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五年,魏拓跋英寇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预焉,而受景宗节度。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为火攻计。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六年三月,春水生,淮水暴长六七尺。睿遣所督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乘舰登岸,击魏洲上军尽殪。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杨大眼于西岸烧营,英自东岸弃城走。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淮水为之不流。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水上,四十余里,伏尸相枕。义之出逐英至洛口,英以匹马入梁城,缘淮百余里,尸骸枕藉。生擒五万余人,收其军粮器械,积如山岳,牛马驴骡,不可胜计。景宗乃搜军所得生口万余人,马千匹,遣献捷。 景宗为人自恃尚胜,每作书,宇有不解,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虽公卿无所推揖,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同宴御筵,亦曲躬谦逊,高祖以此嘉之。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小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卒:最终 | B.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克:攻占 | C.击魏洲上军尽殪殪:***死 | D.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水上蹑:追击 | 小题2:下面六句话中全部表现曹景宗技能裉多、才于卓异超拔的一组是 ( ) ①鹿马糨乱,景宗于众中射之 ②每箭***一蛮,蛮遂散走 ③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④击魏洲上军尽殪 ⑤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 ⑥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小题3: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宗年少时不仅擅长骑马射箭,而且酷爱读书,有远大的志向,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像穰苴、乐毅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 | B.在马圈之战中,景宗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战后论功却设陈显达排到了后面,景宗毫无怨言,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使显达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 C.在增援徐州刺史昌义之的战役中,景宗采甩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 | D.高祖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高祖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咸淳十年,大元兵大举伐宋,似道督诸军出次江上,以立信为端明殿学士、沿江制置使、江淮招讨使,俾就建康府库募兵以援江上诸郡。立信受诏不辞,即日上道,以妻子托爱将金明,执其手曰:“我不负国家,尔亦必不负我。”遂行。与似道遇芜湖,似道拊立信背哭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立信曰:“平章、平章,瞎贼今日更说一句不得。”似道问立信何向。曰:“今江南无一寸干净地,某去寻一片赵家地上死,第要死得分明尔。”即至,则建康守兵悉溃,而四面皆北军。立信知事不可成,叹曰:“吾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终为国一死,但徒死无益耳,以此负国。”率所部数千人至高邮,欲控引淮汉以为后图。 已而闻似道师溃芜湖,江汉守臣皆望风降遁。立信叹曰:“吾今日犹得死于宋土也。”乃置酒召宾佐与诀,手为表起居三宫,与从子书,属以家事。夜分起步庭中,慷慨悲歌,握拳抚案者三,以是失声,三日扼吭而卒。 《宋史•汪立信传》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俾就建康府库募兵以援江上诸郡。 B 不用公言,以至于此。 C.欲控引淮汉以为后图。 D.夜分起步庭中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以妻子托爱将金明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 B.①执其手曰:“我不负国家,尔亦必不负我。”遂行。 ②(成名)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 C.①终为国一死,但徒死无益耳。 ②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 D.①乃置酒召宾佐与诀。 | ②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段写了汪立信“受诏”“上道”“立志为国捐躯”“至高邮”的言或行,或详写,或略写,塑造了汪立信忠心爱国的形象。 | B.汪立信在大元兵大举伐宋之时,爱国心切,受委任后即日上道,没有接受妻子的挽留。 | C.似道问及立信准备到什么地方去,立信表示要死在一处属于赵家的土地上,可见立信一心念及祖国土地的完整。 | D.立信听闻似道已兵溃芜湖,江汉守臣的表现也令人失望,知道大势已去,立下决心以身殉国。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①。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邀谓准曰:“上戒君勿言于端乎?”严准曰:“否。”端曰:“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端曰:“必若人,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覆奏。”入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②夫举大幸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如?”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来继迁,虽不能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其策。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子亦死,继迁子竞纳款请命,端之力也。 《宋史•吕端传》 【注】①军:宋代行政区域。②事见《史记•项羽本纪》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与:参预 | B.愿少缓之,端将覆奏。少:多少 | C.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坚:坚强 | D.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寻亦死。寻:寻找 | 小题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 保安军奏获其母。 ②愿少缓之,端将覆奏。 ③上戒君勿言于端乎? ④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A.两个“奏”字相同,两个“戒”字也相同。 | B.两个“奏”字不同,两个“戒”字相同。 | C.两个“奏”字相同,两个“戒”字不同。 | D.两个“奏”字不同,两个“戒”字不同。 |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吕端身为宰相,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不论边鄙常事还是军国大计,都认为不可不知。 | B.吕端认为凡是干大事业的人是不顾他的亲属的,就如当年的汉高祖对待刘太公的态度一样,因此对待悖逆之人李继迁更应如此,只是处理的方法宜更妥善些。 | C.吕端认为***人不是上策,只会徒结怨仇,令“戒凶逆”的愿望适得其反。 | D.吕端善待他人的看法得到太宗的首肯。最后继迁的儿子纳款请命,不能说不是吕端计谋的成功。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已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躶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顾)(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史记•陈丞相世家》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官:管理, | B.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察:观察 | C.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让:让……说 | D.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距:抗争 | 小题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 ②诚臣计画有可采者 ③信者固多心乎 ④项王不能信人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直接说明陈平受汉王责问原因的一组是 ①居家时盗其嫂 ②事魏不容,归楚不中,亡归汉 ③尊官之,令护军 ④信者固多心乎 ⑤受诸将金 ⑥得请骸骨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至齐悼惠王时,曾参为相;礼下贤人,请通为客。 初,齐主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梁石君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二人丑之,相与入深山隐居。客谓通曰:“先生之与曹相国,拾遗举过,显贤进能,齐国莫若先生者。先生知梁石君、东郭先生世俗所不及,何不进之于相国乎?”通曰:“诺。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与事而谢之。里母曰: ‘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 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故里母非谈说之士也,束 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臣请乞火于曹相国。”乃见相国曰:“妇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有幽居守寡不出门者,足下即欲求妇,何取?”曰:“取不嫁者。”通曰:“然则求臣亦犹是也,彼东郭先生、梁石君,齐之俊士也,隐居不嫁,未尝卑节下意以求仕也。愿足下使人礼之。”曾相国曰:“敬受命。”皆以为上宾。 《汉书•蒯伍江息夫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谋举兵畔之。 畔:伴随,跟随 B;齐处士东郭先生、梁石君在劫中,强从。 强:坚决 C.拾遗举过,显贤进能。 举:指出 D,里妇夜亡肉。 亡:没有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先生之于曹相国,拾遗举过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B.①臣请乞火于曹相国②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 C.①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②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 D.①妇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②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东郭先生、梁石君是齐国的英才。当初跟从田荣作乱,是迫不得以的。 | B.有人知道蒯通知人善用,显贤进能,所以希望他能向曹参推荐梁石君、东郭先生两人 | C.蒯通将“怒而逐”里妇的“亡肉家”比喻成当时的执政者,认为是当时的执政者逼东郭先生及梁石君人深山隐居,故蒯通用“束请火于亡肉家”的做法套用在向曹参推荐这两个人才的方法上,是行之有效的。 | D.蒯通认为没有“卑节下意”以求做官的东郭先生、梁石君与“幽居守寡不出门” | 的妇人相类似,令人敬服,应重用他们。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